第164章

 “趙構為了整合各路兵馬,設立了御營司。

 御營司下轄五軍,由黃潛善和汪伯彥,分別擔任御營使和御營副使。

 以王淵為使司都統制,韓世忠、張俊、苗傅等人擔任統制官,

 劉光世提舉使司一行事務。”

 “在對待金人的問題上,趙構採取了妥協路線。

 五月中,他任命傅雱為大金通和使(後改稱祈請使)前往金朝求和。

 同時,他又命令張邦昌寫信給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

 表示願意以黃河為界,如同靖康元年(1126年)的和議那樣,以黃河為界。”

 “六月初,李綱抵達應天府赴任。

 次日,他向趙構強調了在戰、和、守中應選擇‘守的策略,

 並建議先到汴京,然後再‘巡幸’南陽。

 趙構隨即任命李綱兼任御營使,負責具體的對金防禦事務。

 此外,

 李綱還舉薦宗澤擔任開封府知府,讓他負責開封地區的防禦。

 並設立了河北西路招撫司和河東經制司,分別由張所和傅亮掌管,以圖收復割讓給金人的三鎮。

 最後,趙構還聽從了李綱的建議,對張邦昌進行了從重懲處。

 他將張邦昌貶往潭州安置,不久後又賜死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