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在如此的大環境下,朱由檢還是希望憑藉自己的能力穩住局面。

 但問題在於,

 他過於剛愎自用,獨斷專行,犯了錯誤還不知悔改,一意孤行!

 對於一些需要經過周密計劃的事務,

 他也常常間就倉促決斷,

 不去考慮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

 “這樣的治國方式,非但沒有達到救國的目的,反而使局面更加混亂。

 正如之前我們所說,

 在未能準確把握朝堂局勢的情況下,朱由檢便設計殺害了被天啟帝重用的魏忠賢。

 儘管魏忠賢聲名狼藉,但他在當時確實起到了制衡文官的作用。

 雙方互相牽制,維持了一種相對的平衡。

 在朱由檢在殺死魏忠賢后並未及時填補他留下的空缺,導致文官勢力一方獨大。”

 “當明軍在外,東征西戰保衛國土。

 由於多次戰爭和天災**等原因,國庫虧空嚴重,沒有銀錢給將士們發放軍餉。

 朱由檢希望大臣們捐獻銀錢以充盈國庫,

 但那些富得流油的大臣們,卻紛紛哭窮,最終竟然沒有拿出一分錢。

 如果當時有能夠與這些文官相互制衡的力量存在,或許情況就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