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河洛水 作品

第54章 再下鄉

 這段時間,辰州風華旅遊公司的成向東團隊在劉家夼村租房子安鍋灶,對後河口至洛河口段的資源進行重新設計,大、小窯洞多少,院子帶門樓的有多少,沒帶門樓的有多少,房子的大小面積丈量造冊登記,共統計大窯洞八十二孔,小窯洞六十一孔,帶門樓的有三十三家,房子共丈量五十六戶,間數一百一十二間,面積二千零八十平米。二層臺階的窯洞共二百四十六孔。其中大窯洞為一百七十孔,小窯洞為七十六孔。房子共有五百三十間,面積達七千九百五十平米。竹園面積為三百零八畝。還有河流多長多寬,土寨的面積有多大,窯洞有多少孔,柏樹有多少棵,古水井幾口。景區的道路為多寬,一層有多少,迴廊有多少,亭棚有多少,假山有多少,銀杏、杜仲、皂角樹有多少,桂樹有多少,青竹怎樣利用,原有的樹木能否利用,廟宇該怎樣修繕,廣場又該怎樣,湖面積有多大,周圍該怎樣佈局,花色又該怎樣配置,十二屬相又該怎樣打造。金、水、木、火、土五行,太極、兩儀怎樣設置,專業團隊一一規劃好草圖,表明位置所在,向苗茁壯整體彙報後回辰州設計圖紙樣本。

 “解主任,走,下鄉。”苗茁壯吩咐解改革備車。解改革叫上小吳頭前走,苗茁壯緊跟著走出來。“走,鄭家灣鄉。”

 汽車奔跑在希望田野上,聽耳邊的呼呼風聲,看揚起的牧鞭一次次抽起太陽。遠遠的斜坡上一片碧綠,大片的塑料大棚像雲朵一樣漂浮在上面,弓下的脊背馱起了寧靜的黃昏。路直挺挺地躺在那兒,像是一條無盡頭的灰和沙組成的線,兩旁排列著高大而瘦瘠的樹,看來絕無動人之處。路旁一條小徑有著完全的寂靜和無葉的安寧,靜悄悄地伸向遠方。

 鄭家灣鄉地處縣城以西,全鄉不到二萬口人,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地面積豐厚,發展種植業有著獨厚的資源優勢。這幾年,該鄉依據地理肥沃的優勢大力發展菸葉生產,農民經濟收入穩步增長。今年他們種植的一千五百多畝菸葉目前長勢良好。在車上,解改革向苗書記彙報了該鄉近幾年的經濟發展狀況及近來鄉政府籌備要乾的幾件實事。苗茁壯問那個村的菸葉面積多,種植基礎好。解改革回答說,“鄭家灣鄉有好幾個村的菸葉質量都不錯,菸農技術也不錯。比如五角村、榆樹村、竹園村、北溝村。”苗茁壯說,“中,那,咱直接去五角村。通知鄉領導,鄉煙辦、煙站直接到五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