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有思 作品

第174章 從制琴開始吧!

 這下就麻煩了,她那裡學過插花,不過是看的多了點,有是自家用的,就大膽插了。可是專門插的話,想要不斷地有新意那就難了。可以想象,兩個先生要是不滿意,恐怕等待自己的就不是溫言惜語了吧!

 她可不敢自大的以為他們沒有鑑賞水平,要知道,雖然插花大力發展是宋以後,可是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原始的插花形式。折花枝(切花)就應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民間還有花祭祀、借花傳情、插花裝飾儀容的習俗。當然了,那時候還沒有講究造型,也沒有什麼章法和立意。

 漢、魏、南北朝時期就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已經出現了原始的容器插花,瓶花盤花就開始有了。

 到了隋唐五代時期,插花就成為了一門藝術,無論是在民間、寺廟還是宮廷,都盛行插花了,而且還開始講究插花的器具了。除了瓶盤,還出現了籃子、碗、水缸。甚至中外插畫史上最早固定花材的容器——“佔景盤”。

 云溪家的庫房就有那麼個佔景盤,看上去像個大蓮蓬,裡面是蓮子是銅做的管子,再插花之前,可以在管子裡面放上水,然後花是一束一束地插進去,這樣子的花就容易立起來。以前沒有插花泥,花是很難立起來的,而且花一束一束的分開插,花與花之間非常的透氣,更有利於花材的保鮮。

 除了講究器皿,還開始講究花材的選擇和搭配,對花材的保養也有一定講究。甚至還出現了插花專著,雖然她沒有見到過,不過在縣城周先生父親的書裡,卻是專門有提到的,甚至書中還提到,那時候都已經有了大型專題插花展覽會。

 而插花藝術得到長足發展的最大推手,就是歷史上那個最有名的藝術皇帝——南唐後主李煜。他當皇帝不成,寫詞卻很有一手。他不但十分熱愛插花,還不遺餘力的倡導插花。他在每年的“花朝節”(陰曆2月15)會定時舉辦盛大的插花展覽會。

 不說展覽會,就是插花的欣賞方法也很有創新,出現了一種叫“酒賞”的欣賞方式。這方式光聽名字就別具一格了。將插花作品放在牆的前面,在牆上貼上一些書畫,然後大家坐在插花作品的前面,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一邊欣賞插花作品,所以叫做“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