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小土 作品

第32章 縣試結束,李平安算賬惡乞丐

 很快,縣試的最後兩場連試就開始了。和正場與初復不同的是,這次連復兩場同時考試。

 這時還有資格參加的學子已經不足當初的1/4,只有堪堪不到70人。

 同樣的進場方式,不過不再是坐在小隔間內,而是在試院找了間大房間,參加的學子坐在一起,由坐在高臺上的知縣當場出題進行考試。

 然後選出最優秀的20人再進行一輪考試,最終當場由知縣決定這些人的排名。

 李平安看著周圍的考生,不由得感嘆在古代的考試可不太‘公平’。

 這些考生有年長的也有年幼的,但毫無意外,大部分人身著綾羅綢緞這種高檔貨,只有寥寥數人包括李平安穿著一身麻布衣衫。

 不過李平安也不是什麼聖人,什麼都看不慣,那些富家子弟或許起步比那些寒門學子更高,但是學習永遠是改變命運的第一途徑。

 別人父輩花幾輩子的積累想要輕而易舉的超越,那隻能說是痴人說夢,畢竟寒門弟子在走人家祖宗走過的路,需要自己去掙,其中難度不必多說,需要足夠的實力還需要運氣。

 李平安嘆了口氣,不再胡思亂想,等待著知縣的到來。

 周圍的考生也大多輕鬆,畢竟來到連復的學子只要不太離譜,基本都能獲得獲得童生的稱號,有資格參加隨後的府考試,甚至獲取縣案首,還能直接獲得‘秀才’的名頭,不必參加後續的府試和院試。

 那些富家子弟,士家子弟都收到了消息,本次縣試出了個‘高手’,也就放鬆了心態,不再去追求那縣案首之位,唯有幾位寒門子弟想試一試,畢竟可以不參加院試就能成為秀才,對他們誘惑還是挺大的。

 李平安也不知道那些寒門子弟內心的小九九,若是知曉也只能對他們表示抱歉了,畢竟,論學識他們比不過,論手段也比不過真金白銀的誘惑。

 很快黃知縣就到場了,看著臺下正襟危坐的考生,滿意的笑了笑,講解了這次考試的注意事項,便開始頒佈本場考試的考題。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出自《論語·顏淵》,百姓如果富足了,您怎麼會不富足?

 想要破題,首先得知道這句話的典故,春秋時魯國鬧饑荒,國家用度不足,魯哀公說現在的稅收還不夠用,怎麼能再減少呢?

 然後顏回就對魯哀公說出這句話,主要體現的是“輕徭薄賦”,“藏富於民”,百姓衣食富足,是國家富強、政權穩定的前提。

 李平安心中打好腹稿,開始提筆下“民既富於下, 君自富於上。蓋君之富, 藏於民者也.....”

 黃知縣看著臺下的學子撓頭搔耳的樣子,露出感懷的笑容,自己當初何嘗跟這些考生不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