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聞且臭臭 作品

第118章 軍隊擴編事宜(2)

 軍器監打造的鞭鐧成功交貨,不管是騎兵還是步兵都配備了這種武器,這裡的鞭鐧可能和你想象當中的不同,鞭鐧並不是呈寶塔狀而是呈一種竹節狀,這是因為模具的粗糙造成的,但是在鞭鐧。把手部位有一個

洞,這個圓洞是幹什麼用的呢?

 鞭鐧重量大,揮舞時很耗費力氣,這也使得士兵戰鬥時常常脫力,很容易就會鬆手,導致鞭鐧掉落到地上。這樣一來士兵想在戰場上撿起武器,危險性就很大。

 所以只要在這個圓洞套上繩子,戰鬥時纏在士兵的手腕上,這樣一來即使士兵脫力,也依然可以揮舞鞭鐧。

 這圓環和繩子的組合並不是秦曉羽的發明,無論是《喻世明言》還是《水滸傳》裡面都對鞭鐧的佩戴方法使用了同一個詞,“ 懸 腕 ”。

 懸腕一詞大意與鑽孔綁繩子在手上大致相當,但是懸腕對於鞭鐧的使用方法卻有著重大提升,可以說懸腕的鞭鐧和不懸腕的鞭鐧是兩種武器。

 鞭鐧這種鈍器最大的殺傷力不在於劈砍,而是他的獨有技能“大風車”。鞭鐧的鈍器屬性決定了他的破甲功能極低,但是具有懸腕的鞭鐧使得士兵揮舞起來不需要擔心脫手,這樣一來轉成大風車的鞭鐧可以憑藉揮舞的強大動能對敵人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試想一下,即使你穿著厚厚的鎧甲,在戰場上遇見一個揮舞著大鐵鐧的人朝你衝來,首先那飛舞的鐵鐧就極具威懾力,鈍器的壓迫感首先就會在心理上給敵軍非常強大的壓制力,其次在對戰時,鈍器可以無視護甲打出真傷,即使隔著再厚的盔甲,大鐧砸到你的肩膀或者膝蓋上,你的手腳也會當場廢掉,更不用說那些不著甲的敵人,可以說鐧到什麼地方,敵人什麼地方的骨頭就粉碎,鈍器靠的是揮舞的動能,懸腕可以抵消士兵對於脫手的後顧之憂,這樣一來,士兵對鞭鐧施加到動能上限就會大大提升,砸到敵人身上殺傷力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