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墨 作品

第 190 章 徹底交代

 王蔓雲跟葉文靜都是通情達理的人,老師也明確說明不是兩個孩子沒有跟上課程,也不是考核不達標,而是他想磨一磨兩個孩子的性子。

 兩個孩子都聰明,太聰明瞭,需要多打磨。

 王蔓雲一聽,立刻就去廚房給兩個孩子準備了兩大盒飯菜,趙家那邊就不用再準備了。

 “安老師,你的教育理念是正確的,小盛跟小軍確實聰明,但我也擔心他們聰明過頭,是得給兩個孩子磨磨性子,辛苦你了。”

 王蔓雲感激老師的據實相告,也感激老師對兩個孩子用心。

 因為不管什麼時代,不是所有老師都願意這麼為孩子著想的。

 安老師嚴肅的表情因為王蔓雲的話緩和下來,他不擔心家長不滿,卻對王蔓雲的理解支持很欣慰,朱家兩個孩子他都教過。

 朱英華現在在部隊的打磨下已經非常沉穩,也嶄露頭角立功,他很放心,唯一不放心的就是更小的朱英盛。

 朱英盛這孩子膽子超大,他擔心今後膽大惹禍。

 “王同志,我們當老師的唯一念想就是把所有學生教導成才,過程中可能會很嚴厲,只要你們當家長的能理解,我們就非常滿足,不需要家長們的感謝,因為這是我們的本職工作。”

 安老師拒絕王蔓雲的感謝,只是鄭重申明瞭他們當老師對於學生的期盼。

 “安老師,老師是我們家長最敬佩的人,我們家長精力有限,只能教孩子做人做事,卻教不了他們太多知識,是老師們的辛苦讓孩子們真正學到本事,謝謝你們的無私付出。”

 王蔓雲認真又尊敬地看著安老師,最後祝福道:“我祝您桃李滿天下,所有學生都是國家棟梁,人品高貴之人。”

 這話安老師愛聽。

 他教學生,也愛學生,學生們今後過得好,本事大,就是他最開心與滿足的。

 離開朱家,安老師嘴角還微微翹著,打算回到辦公室親眼看著兩個孩子吃完飯,再好好給兩個孩子上上課。

 書本上學到知識是死的,得結合實際,靈活應用。

 朱英盛跟趙軍完全不知道王蔓雲的一番話,讓安老師對他們更嚴格,如果知道,兩人一

 定會哭。

 葉文靜是安老師走後一會來的朱家。

 兩個家長說起安老師的嚴厲()?(),

 都理解與高興()?(),

 有老師給他們家孩子操心?()??@?@??()?(),

 說明兩家的孩子今後只要不走歪()?(),

 一定是棟樑。

 “安老師其實已經調到了軍隊那邊,是教練,但也因為放心不下子弟學校裡的孩子,每週都會抽出一天時間來學校巡查。”

 說到這,葉文靜停頓了一下,才接著說:“他要是遇到孩子調皮,不僅

要管,還會處罰,看得好,估計你我都得被訓。”

 王蔓雲臉有點紅了,認錯道:“這次確實請太長時間的假,難怪老師要處罰兩個孩子。”

 不管他們家情況有多特殊,給正在上學的孩子請那麼長時間的假,就是不對。

 “安老師資格老,學術好,能力強,他願意操心孩子,是我們的福氣,今後可得敬著點,他也不容易。”葉文靜說著說著,就成了透露消息。

 話都說到這份上,王蔓雲不得不接話問了一句,“怎麼回事?”其實她腦海理已經有了猜想,就是不知道猜得對不對。

 “離婚了,三個孩子都不認他。”

 葉文靜噓唏不已。

 “是因為那幫人嗎?”王蔓雲的表情很嚴肅。

 葉文靜點頭,“嗯,最開始鬧起來的時候,安老師就受了影響,他不是我們軍分區的人,事情出了後,是我們軍分區花了大力氣把人保到我們這的,但這個時間還是稍微有點長,安老師的愛人帶著孩子第一時間就跟他劃清了界限。”

 “會不會是為了保護孩子?”

 王蔓雲不想用惡意去猜測人性,但內心卻已經是確定了。

 安老師現在在滬市軍分區過得不錯,人也自由,可以說已經很安穩,真要是誤會,早就一家團聚了。

 “舉報信就是他那三個孩子聯名寫的。”

 葉文靜眼裡閃過一絲厭惡。

 她能理解自保的心理,但踩著親人的血自保,就是人品問題。

 “看來安老師這是把所有學生當作了子女,把私愛化做了大愛。”王蔓雲明白安老師一天到晚盯著學生的原因了。

 “嗯,今後安老師有什麼事,我們大家都得幫襯著點。”

 葉文靜叮囑王蔓雲。

 “安老師有什麼弱點?”王蔓雲不好明說是不是背景有問題,只能這麼問。

 “他以前是那邊的老師,教出不少厲害的學生,有幫那邊的,也有轉投我們的,這就是他被牽連的原因,但安老師從來不參與政-治,他就是個存粹的老師,不然我們軍分區也沒法保下他。”

 葉文靜說出大院裡公知的秘密。

 “事情既然過了,應該就沒問題了。”王蔓雲嘴上這麼說,但內心卻是有點擔心的,十年才開始兩年,按安老師這樣的背景,隨時都有可能會被再次陷害。

 晚上,朱正毅回了安老師的事。

 “安老師一直是我們重點保護的對象,目前來說

 ()?(),

 有足夠的證據不會被陷害。”朱正毅相信任何罪名都是需要證據的。

 沒有證據()?(),

 在他們軍方可不好使。

 而且安老師足夠優秀?()??$?$??()?(),

 在教導學生上從來都是毫無保留()?(),

 這樣的人才必須護住。

 朱家,因為王蔓雲與朱英盛的回家,生活恢復了寧靜,母子二人一個上學,一個偶爾去周家陪伴老太太,日子慢悠悠過得很愜意。

 不愜意的人是張大林。

 張大林以為王蔓雲是在欲擒故縱,以為軍方是在故意引-誘自己,非常穩得住,又恢復了之前一言不發的樣子,就等著/著急的人來求他。

 王蔓雲摔門而走的第一天,他穩坐釣魚臺。

 第二天,眉頭都沒皺一下,第三……四……然後轉眼就過了一個星期。

 這一個星期以來,不僅不見王蔓雲的身影,就連軍方對他也取消了提審,這讓他滿滿的自信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消失。

 半個月後,張大林坐不住了。

 第二次要求見王蔓雲。

 但上次王蔓雲來寧城就發生了朱英盛被綁-架的事件,面對張大林的要求,蘇軍區甚至都沒有聯繫王蔓雲,就由看守他的戰士拒絕了。

 一點請示領導的意思都沒有。

 這讓張大林察覺到了異常,正常是很重要的審訊人物,軍方不應該希望儘快拿到口供嗎!

 “為什麼不讓我見王蔓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