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大唐驛站

 隨著頡利的退去,長安城中上至皇帝李世民,下到普通的平民百姓通通都鬆了一口氣,放下了內心的擔憂。 

 李世民鑑於此次的教訓,迅速跟大臣們商議之後,對京畿道的兵力部署進行了調整,加強了京畿道的防禦力量,不能讓突厥兵臨長安的事情再次發生。 

 這一次劍走偏鋒夜無憂唬住了頡利,下一次大唐就沒這麼好的運氣了,因此京畿道以及邊境的防禦就顯得尤其重要。 

 夜無憂對著眾人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陛下,各位同僚,軍事上的事情我就不插嘴了,陛下和眾位已經討論的很清楚了,我想說的是,通過這次事情發現,我們大唐的情報傳遞效率太低下了!從我們收到情報,到頡利兵臨渭水,只有短短的三天!” 

 夜無憂看著殿內的眾人,見他們還沒意識到這個問題,於是繼續說道:“我們的情報僅僅比頡利快了三天!以至於我們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這次是頡利,下次是誰?吐蕃?吐谷渾?還是高句麗?如果我大唐還不改善這種情況,我想以後還會有更多的此類事情發生!” 

 杜如晦聽完夜無憂的話出列說道:“晉國公啊,我們大唐的情報已經是很快的了,從發生戰事的那一刻起,就是八百里加急日夜不停地送往長安,這已經是極限了。” 

 夜無憂點點頭,杜如晦說的是實情,按照大唐現在的思維還是那種古老的傳遞方式,上限也就是這樣了。接過杜如晦的話題夜無憂說道: 

 “克明兄,你可曾想過,如果我大唐二十里設一個驛站,並且遍佈全國,任意兩個驛站之間皆可相通,到時候不管大唐何處發生大事,通過四通八達的驛站都能短時間上報長安,這樣以來朝廷做出決斷更加快速,能夠極大減少損失?” 

 沒等其他人說話,李世民直接就否決了夜無憂這個想法:“靖宇,你說的固然好,可是你想過沒有,按照我大唐的國力,根本無法實現二十里一個驛站,並且還是鋪滿全大唐。這種規模,國庫有多少銀子都支撐不起的。” 

 時代的侷限性就在於這裡,李世民他們考慮的更多的是成本,是直接國庫出錢養活這些驛卒,而不是考慮如何增加收入。 

 夜無憂胸有成竹微微對著眾人一笑,開口說道:“各位想的都是支出,那麼各位是否考慮過如何增加驛站的收入?不說將來,現在大唐的驛站功能都十分單一,除了接待來往的官員,以及行商之外,就是傳遞軍情。可是軍情也不是天天有的,這些驛卒們一年之中有大半的時間都是閒著的,等待朝廷的餉銀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