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裡的燈 作品

第24章 難道我在一本書裡

 李家屯當時對這三個知青還是很好的。 

 安排他們住進了村民家裡。 

 可是,時間這個測量一切的器具。 

 也測量了人心。 

 知青和村民之間相處的是一地雞毛。 

 讓大隊長李德昌煩不勝煩。 

 去公社開會的時候,聽公社書記說,知青下鄉年年都有。 

 讓各村的大隊長想辦法回村子裡蓋知青點。 

 讓知青集中住宿,距離村民遠一點問題就會少很多。 

 這才有了這一片知青點。 

 李德昌也是一個人物。 

 他召開了李家屯所有村民大會。 

 把這個事情給大家都交代清楚了。 

 也說了他的意見。 

 “公社書記說了,這個政策是大領導的決策。 

 我們只有接受知青下鄉來。 

 所以,我想著在村子裡蓋房子。 

 大概50多平米,一個人可以住宿做飯的房子。 

 然後,租給知青住宿。 

 反正他們走的時候又帶不走我們村子裡的房子。 

 到時候,這些房子還不是我們村子裡的。” 

 會計劉德賢馬上就反應過來,笑呵呵的看著李德昌。 

 “還是大隊長高明。 

 這樣收上來的房租就是我們村子裡的福利,可以給大家分紅。” 

 王書記也適時開口。 

 “也可以多買一些糧食放在村裡糧倉裡。 

 饑荒的時候,給大家救急。” 

 就是這句話,讓村子裡上下齊心,蓋起了這一片知青點。 

 距離村民的居住地大概有300多米的距離。 

 用李德昌大隊長的話說就是距離產生美。 

 知青點一排六戶,一共有3排,都是青磚瓦房。 

 可以容納18個知青。 

 為了不讓知青抓住把柄。 

 按照上級關於安置接收知青的要求。 

 在知青點的最前面。 

 還有大通鋪的房間。 

 男女各一間。 

 一個房間可以住宿10個人。 

 院子裡還有廚房。 

 住在這裡是不要房租的。 

 姚念念聽著知青隊長史志強的介紹。 

 知道後面18間單獨的住房,已經住進去了8個人。 

 柳依依和任碩就住在這裡。 

 兩人是鄰居。 

 姚念念推著喬淮南跟著大家往後面走。 

 抬眼看到了距離這一排知青點房子200多米。 

 靠近山下的山坡上。 

 有一個獨立的院子。 

 就問史志強。 

 “隊長,那個院子也是我們知青的嗎?” 

 大家順著姚念念的手看過去。 

 那個院子院牆很高,看起來還挺大的。 

 史志強看看姚念念,又看到了冷眼望著自己的喬淮南。 

 “那個不屬於我們知青點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