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大恩大德

 見無人阻擋,李瀾又以極快的速度抓住了李純妍的手,就像溺水之人抓住了浮木一般,緊握不放。 

 見狀,玄甲衛終於反應了過來,上前制住了李瀾,將她從李純妍身前拽走了。 

 李純妍也被李瀾的動作嚇了一跳,當她意識到李瀾或有冤屈之時,她已被人押到了殿門口。 

 “快住手!讓她過來好好回話,你們在一旁待著!” 

 玄甲衛只好放開了手,李瀾又得以掙脫了他們的束縛,重新跪在李純妍跟前。 

 “聖人!我父李川本為澶州地界一知縣,自陛下設立‘巡察軒使’,並言明於明年正式施行之後,澶州知府郭承佑就四處尋找替罪羔羊,好讓他人為其貪腐越制、驕橫放縱之舉代罪!” 

 李川本性純良,對官場上的是是非非一向都是仗義執言,明裡暗裡不知得罪了郭承佑多少回,自然就成了他的眼中釘肉中刺。 

 李瀾言道,郭承佑為了應付巡察軒使,不惜將他所犯的罪行,硬生生地安在李川頭上。 

 捏造所謂的證據,深夜命人闖入李家,以拒捕的名義將李家上下斬盡殺絕。 

 李瀾恰好與其妹李清出城上香,留宿在了寺中,這才躲過一劫。 

 “事後,郭承佑貼出告示,列明我父罪狀,並在周邊數個州府通緝我們姐妹。走投無路之下,我們跋山涉水來到汴京,希望能夠躲過他們的追捕……” 

 聽罷,先不論李瀾所言是真是假,單單是澶州知州郭承佑的所作所為,就已令在場眾人怒不可遏。 

 郭承佑的祖父郭從義,曾經擔任過忠武軍、天平軍以及武寧軍的節度使,是國之功臣。 

 李純妍對郭承佑的印象,還停留在他盜用御酒、私用貢品,繼而被朝廷除名京官,編入嶽州戶籍。 

 “回聖人,郭承佑乃是國學部尚書王禹偁之婿,王尚書在主理國學部之前,他便被重新啟用,赴任澶州總管兵馬,升任知州一職,想必也是這幾年的事。” 

 李純妍原本覺得,僅僅憑藉李瀾的一面之詞,還不足以讓其相信,一介知州會做出如此目無法紀之事。 

 眼下,李純妍倒是信了好幾分,此事若是郭承佑作為,八成可能確有其事。 

 “李娘子,你不必驚慌,此事吾定會給你一個交代。你先帶小妹在寺中住下,你父親的事,總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李純妍既然承諾會給李瀾一個交代,那李家所受的冤屈極有可能得以伸張,可…… 

 見李瀾似有難言之隱,楊延彬便決定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你只需告知我,你妹妹現在何處,我自會讓人接她前來。” 

 “謝過聖人,也謝謝這位將軍,清兒她已經死了,我替她謝過二位大恩大德。” 

 李瀾分別朝著李純妍與楊延彬兩人的方向,重重地磕了幾個響頭。 

 李純妍聯想李瀾昨日行徑,也猜到她口中請求佛祖保佑之人,應是李清無疑。 

 為免勾起李瀾的傷心回憶,李純妍對其妹的死因並沒有細究,而是讓楊延彬將她帶了下去,好好安置。 

 當晚,李純妍的住處悄然送出了一封信,直往汴京皇城而去。 

 楊延彬將李瀾安置在了自己的隔壁,她的遭遇雖然十分值得同情,但楊延彬身為玄甲衛都點檢,還是不得不留一個心眼。 

 太子妃魏昭堇知曉今日千佛殿一事後,也特意差了人來過問此事,並且囑咐楊延彬,李瀾如有任何難處,也可尋她相助。 

 李瀾浪跡許久,身邊的下人早就各奔東西,僅餘的貼身丫鬟也被她趕走了。 

 只因李瀾深知,來到汴京也不一定是一條活路,又何必白白搭上幾條人命。 

 眼下,李瀾終於得見曙光,所處環境與之前相比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過李清卻死在了李家即將得證清白的前夕。 

 第二日一早,李純妍那封信就被送到了柴宗訓的案頭,他打開一看當即火冒三丈。 

 “去!宣畢士安、李沆與趙安仁前來見朕!” 

 “是!” 

 柴宗訓已經許久未曾發過這麼大的火,童海也是驚了一下。 

 那信可是昨兒個半夜,李純妍從慈光寺送來的,童海瞧著柴宗訓已經睡下,便放在了他的案頭,好讓柴宗訓一眼就能發現。 

 童海在想,李純妍究竟在信裡寫了些什麼,竟然能讓柴宗訓氣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