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不可動粗

 聖駕抵達大名府之時,大小官員皆分列兩側,恭迎天子。 

 柴宗訓命童海傳旨,直入城門,不作停留。府官只好上前為聖駕引路,好讓柴宗訓能夠儘快下榻行在。 

 “大名”是公元前661年,春秋晉獻公十六年時,掌卜大夫卜偃從“魏”中測解出來的,說它是興旺強大起來的吉詞。 

 在柴宗訓選定京北京南二府作為新都之前,此地正是大周陪都,本就建有供大周天子下榻之所。 

 大周最開始定都汴京,有經濟、政治、軍事等多種原因。四代以來,關中的經濟的優勢已被戰禍消耗殆盡,汴京漕運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 

 定都汴京城後,大名府的地位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遼國未滅、幽雲十六州未歸之時,黃河之北成為大周北部的天然屏障,也是周遼雙方的必爭之地。 

 大名府這個河北第一重鎮也就順勢成了大周扼守遼國咽喉的前線,成為陪都。 

 如今遼國早已成為歷史,大名府也就失去了其戰略作用,直至被柴宗訓降為普通州府。 

 不過,在大周正式遷都京北府之前,大名府對於汴京而言,還是起到了一定的戰略防禦作用。 

 在此前監察院收集的資料當中,柴宗訓並未發現大名府存在嚴重貪腐,過境此處不過是為了給大名府留下最後一絲體面,讓其平靜地退出歷史舞臺。 

 幾個皇子公主算是第一次出遠門,以往他們都只困在汴京皇城之中,這好不容易有機會隨駕出宮,自然不肯好好待在原地,一個兩個都鬧著要出去見見世面。 

 聖駕雖只在大名府停留幾日,但柴宗訓也知道困不住這些“混世魔王”。 

 “童海,讓玄甲衛跟在他們身後,朕不想看到任何意外發生。” 

 “是。” 

 獲得柴宗訓的首肯後,李雲煙她們幾個便帶著孩子出了門。元時自知,他能跟著柴宗訓出來這一趟,已是不易,不想再橫生枝節,便自告奮勇留了下來。 

 眾人見勸不動元時,也就隨他而去了。 

 一行人的動作,並沒有驚動當地官員,何況他們現在一門心思都放在柴宗訓身上,想著如何能夠近水樓臺,好得柴宗訓的青眼,挪一挪現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