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孤身一人

 柴宗訓的話,令大周朝臣一時之間摸不著頭腦,分別建都之意為何? 

 “陛下,臣斗膽替諸臣一問,陛下言下之意是?” 

 呂胤作為內閣首輔,硬頂著頭皮出列,替眾人問出了那句疑問。 

 “幽都可作為大周的軍政都城,江寧作為大周的經貿陪都,二者倚重不同,職責不同,一舉兩得。朕明白你們的意思,大周疆域已遠超漢唐,既然疆土面積變大,國有二都也沒什麼說不過去的。” 

 說罷,群臣終於反應了過來,柴宗訓的意思是將幽都作為政治、軍事中心,江寧作為文學、經貿中心,如此一來,確實能夠各自發揮幽都與江寧最大的優勢。 

 君臣達成一致後,柴宗訓當朝宣佈,明年正式營建新都,改幽都府為京北府、江寧府為京南府,合稱二京,並將洛陽、商丘、大名三地剔除出大周陪都之列。 

 柴宗訓命太子元明與魏咸信總攬京北府的營建都造之任,又命元暉與呂蒙正總攬京南府的都建重任,明眼人皆看得出來,柴宗訓是在有意提拔二子元暉。 

 只是,這份提拔之意,是為了讓其與太子抗衡,還是單純對元暉寄予厚望,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除卻太子以外,如此重任柴宗訓也不會輕易交給他人,只好交給元暉。 

 昭武三十年六月,柴宗訓定下遷都之議,大周在十年之間,皇室貴胄、權貴官宦逐漸遷往京北府。而京南府也在十年內,攬天下之資、擁萬國之貿,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經貿重地。 

 遷都之議,很快就傳遍了大周,不少人皆想先行一步,在二京的皇城周邊,為家族尋一個絕佳的位置,或經商或定居。 

 還在慈光寺禮佛的符太后,也聽聞了遷都之議。自楚國夫人被禁於慈光寺後,符太后常常獨自來此,就算始終見不到人,心想也能離她這個妹妹近一些。 

 “老身的歲數也上來了,遷都之後,你我姐妹不知是否還有再見之日。” 

 這日,符太后再次路過囚禁楚國夫人的院外,自說自話。一旁的嬤嬤見狀,忍不住開口道。 

 “既然太后如此想念楚國夫人,為何不向陛下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