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容我十日

 韓通見楚昭輔還能將話挑明,足見其還有得救,不過出兵一事,他還是堅持己見,戰機不至,他絕對不會調動一兵一卒。 

 楚昭輔見韓通如何都不肯更改軍令,頓時也無其他辦法,只能聽命行事。 

 周軍止步不前的舉動,倒是恰好給了源滿仲一個緩和的時間。這麼多日過去,他始終沒有收到橘繁延送來的任何消息,周軍又已打到了尚州城外,他就已猜到,橘繁延十有八九已經死在了周軍手裡。 

 當初,可是橘繁延聯手高麗國內的叛亂貴族,圖謀高麗全境,現在把源滿仲拉進局裡,他自己倒是死了個乾淨。 

 源滿仲回想起此前在京都,其下屬送來的那封告密信,信中字跡異常工整,讓人眼前一亮,書寫得行雲流水,不像是出自武將之手。 

 況且橘繁延領軍出對馬島之事,他本人肯定是不想讓源滿仲知曉此事,那麼那封信就絕對不會是橘繁延手下的人送來的。 

 “不對,送信之人的目的或許不是想讓我進軍高麗,我與橘繁延本就是政敵,背後之人的目的一開始可能並沒有想到我最終會與橘繁延聯手,送信之人的初衷說不定是希望我‘摁住’橘繁延的進軍意圖。” 

 思及此處,源滿仲還是不知道送信之人究竟是抱著什麼樣的目的,將這封信大老遠地送到日本京都,再經他人之手最終到了自己的手裡。 

 此時,正在日寇手下充當翻譯的徐熙,要是聽到源滿仲這一番細緻的分析,肯定會忍不住對著他狂罵。徐熙一開始本就是打著源滿仲會召回橘繁延的目的,才會將那封告密信交出去,他哪裡會想到此舉竟害得高麗陷入戰爭的泥淖。 

 無論送信之人的目的是什麼,源滿仲已經沒有時間去思考這個不具任何價值的問題,他必須要利用周軍暫時不曾攻打尚州的時間,想辦法扭轉乾坤,殺周軍一個措手不及。 

 源滿仲作為日本本土此前政治鬥爭的勝利者,早已通過各種手段確立了自己在地方上的武士領袖地位,又親自將攝津國設為據點,成立武士團體。 

 源滿仲對自己手底下這批將士的武力值還是很有信心的,與大周軍隊遇上,也並不一定會輸給他們。 

 想了幾日後,源滿仲在韓通兵圍尚州城卻毫無動作之際,決定向大周派出了“議和”使者,此人兩日後便到達了周軍的陣營,向韓通表達源滿仲的議和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