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躊躇不前?

 “樸良柔出發了?” 

 “昨日便走了,想來明日就可到達海州城。”開寧君王治自從撿回一條命後,性子變得越發沉穩,頗有一副儲君的模樣。 

 “王承人呢?將他帶來見孤。” 

 旋即,此次參與叛亂的高麗貴族都被押了上來,他們早已不是那副衣冠楚楚的打扮,一個個都身著滿布零星血跡的囚服,面容凌亂,形同死屍。 

 王承等人在見到高麗王后,猶如久旱盼甘霖,紛紛跪地求饒,企圖高麗王看在他們同宗的份上,饒過他們。 

 高麗王強撐著病體走到王承面前,讓他抬起頭來。 

 “因你等之故,我高麗多少城池化作焦土,多少軍士戰死沙場,多少百姓流離失所,你現在要孤饒了你?那誰來饒過那些死在日寇手裡的人?” 

 半個時辰後,高麗王帶領眾臣,來到此前樸良柔為王室子弟修築的墳塋之前,命人將王承等人在他們的墓前一一斬首示眾。 

 “孤為你們報仇了,你們可以安息了。”此地因埋葬了眾多戰時死去的高麗王室子弟,後被附近百姓稱作“王子墳”。 

 一日後,樸良柔收復海州,消滅了慶尚道以北的最後一股日寇勢力。 

 此時此刻,韓通早就到了尚州城下,卻遲遲沒有進軍,楚昭輔疑惑不解,與韓通就是否應該立刻攻打尚州城產生了分歧。 

 韓通的想法是,曹彬方才領軍沿著錦江而下,此刻或許還未到全州,他有意在尚州城外部署大量兵力,有一部分原因是想將周圍的日寇都吸引到尚州,減輕曹彬、潘美的壓力。 

 陸上進軍的速度,明顯要快於海上,韓通也是想等一等他們,避免過於深入敵軍的勢力範圍。 

 可楚昭輔並不是這麼想,他認為早一點攻下尚州城,就可以早一步兵臨慶州,這對於楚昭輔來說是極大的誘惑。 

 大周幾大戰區指揮使,只有楚昭輔地位最低、資歷最淺,與他們相比,他的經歷過於淡薄,僥倖被柴宗訓提拔上來,不過是為了平衡武將之間的勢力。 

 此前趙匡胤辭官離京,跟隨過他的武將統統都遭受到了“冷遇”,柴宗訓為了拉攏這部分人,才將楚昭輔升作了東部戰區指揮使,向朝野表明,其並不會因他們這些人曾經追隨過趙匡胤,就對他們差別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