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問罪高麗

 月餘之後,當大周使團踏上高麗國土的那一刻,眾人便察覺到了一絲不尋常的氣息。 

 隊伍中,有一名今年方才登科的年輕進士,名喚王旦,他本是要外放為地方官,但一聽說柴宗訓因海貿一事,特意派遣使團入高麗後,他就自告奮勇報了名。 

 “你有沒有感覺到,高麗官員與百姓對我們的態度幾乎是天差地別?” 

 面對同僚的疑問,王旦看向隊伍行進道路兩側的百姓,發現他們既恭敬,又頗為緊張的神情,不知道的還以為大周是來“先禮後兵”,下一刻就要派遣大軍進攻高麗的。 

 “大周遣使高麗的次數不多,咱們多來幾趟,百姓自然就不覺得陌生了。” 

 同僚半信半疑地轉過頭去,很明顯王旦的說辭並沒有說服他。不過很快,他們就通過其他方式,逐步瞭解到了真相。 

 “各位,請先行在此歇息,明日我等會親自前來迎接外使,去見王上。” 

 負責接待大周使團的高麗官員,說著一口蹩腳的大周官話,將使團請進了一處驛館,作為暫時落腳之處。 

 昭武二十年,高麗王王昭已於五年前去世,如今在位的是其嫡長子王伷(zhou)。王伷本無緣高麗王位,其弟孝和太子早夭,其父王昭便唯餘他一個獨子,王伷這才得以繼承王位。 

 王旦在赴高麗之前,特意做了一些準備,他專程找了汴京城裡的高麗商人,特意學了幾句這兒的方言,想著萬一此番能派上用場呢? 

 第二日,使團眾人跨越千里,時隔月餘,終於見到了這位高麗國王。 

 “上國使者到訪,孤本應於開京城外相迎,近日實在是身體抱恙,還望上國使者切莫怪罪。” 

 大周此次派遣出使高麗的使節,乃是外事部新進的一位官員,他不慌不忙地回應道,“多謝大王盛情,我等此番前來並不是為了作客,而是要轉達我朝天子的旨意。” 

 王伷乍一聽,使團居然還帶來了柴宗訓的旨意,連忙從他的王座上站了起來,走下階梯,並示意使節上前宣讀柴宗訓的旨意。 

 使節見狀,也是見怪不怪了。作為外事部的一員,他早就聽說高麗慣會裝腔作勢,今日一見果然如此。他也沒有耽誤時間,往中間一站,便開始宣讀柴宗訓的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