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反擊西遼

 西遼軍好不容易撤至鐵山後,遼軍主將耶律敵烈自覺不是周軍的對手,當務之急是要避其鋒芒,急忙向耶律必攝報信,告知其目前遼軍的處境岌岌可危。 

 “陛下,我等得儘快向大周請和,或許我大遼還有一線生機,以待來日。”耶律撻烈十分贊同議和,這對西遼而言百利而無一害,還能爭取到喘息的時間,待國力恢復,或許還能有與大週一戰之力。 

 耶律必攝現在是真的有點慌了,他怕大週會直接殺到上京,將他生擒。當下,耶律必攝就同意了耶律撻烈的建議,連忙遣使赴大周欲與柴宗訓講和。 

 耶律必攝很清楚,這只是一道緩兵之計,待西遼恢復元氣,他勢必要報今日之恥。柴宗訓便將計就計,派遣外事部官員前去接洽議和一事,暗地裡又命向拱率兵接應,待他與李重進會師後,趁使臣到達、西遼軍放鬆警惕之際,一舉殺出。 

 在使臣進入西遼軍營帳後的第二日一早,向拱“故技重施”,在濃霧的掩護之下,率領數千騎兵急行至西遼軍大帳。 

 耶律敵烈在周軍離其不足數里之時,才終於發現了發現向拱的蹤跡。 

 向拱長驅直入一舉攻下了西遼軍的營地,耶律敵烈則乘千里馬西逃。向拱率周軍繼續跟進,追擊一路潰敗而逃的西遼大軍。 

 此戰大周共殲滅西遼萬餘人,俘虜十餘萬,大周使臣也得以趁亂脫險。 

 耶律敵烈一路西逃,本想要投奔回鶻,奈何逃亡路上跟隨的部將越來越少,不久身邊就只有數十騎兵了。 

 誰料,猶如喪家之犬的耶律敵烈又迎頭撞上了姚內斌的西路大軍,這次他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最終被姚內斌一舉擒獲。就這樣,大遼曾不可一世的西遼騎兵在大周閃電式的打擊下僅僅一個月就兵敗如山倒。 

 耶律敵烈在被押送至汴京的路上,趁周軍不注意,自盡而亡。他能容忍自己被俘一次,但決不能容忍被俘第二次,這是作為契丹勇士最後的尊嚴。 

 耶律必攝聽聞西遼全軍覆沒、主將被擒自盡後,氣得將耶律敵烈留在上京的家眷全部都處斬了。以致京中權貴一時之間人人自危,唯恐耶律必攝將怒火發洩到自己身上。 

 “還有誰願意迎戰周軍,朕立馬封他為王!”耶律必攝本想著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依西遼目前的情況而言,現下與大週一戰根本就沒有必勝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