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打響統一之戰

 “來看一看上好的整羊皮……”“時新布匹,有買有送!”自周遼互市以來,與遼國交界的邊境城池,每天都可以看到兩國百姓之間的交易場景。 

 遼國對大周出口的商品種類比較單一,主要集中在牲畜、礦產兩大塊。其經濟模式以遊牧粗放式生產為主,反而對大周的布帛、穀物、茶葉、銀器、瓷器、銅鐵等有著迫切的需求。 

 大周在“元利互市”後設立了專門的交易場所——榷場,規定“榷場內的貿易由專門負責的官吏主持,除官營貿易外,在場內進行的民間交易均須繳納商稅,領得證明文件後方可交易”。 

 “陛下,我大周與遼之互市規模已成,各項細則皆一一落實,半年以來朝廷進賬五萬有餘,成效顯著。臣以為,若周遼可享十年太平,此一項進賬完全可作為我大周征戰的兵馬錢糧供給。”範質昨日一拿到半年來的互市進賬,便迫不及待地在今日早朝上奏,可見他也沒想到由朝廷主導的互市貿易會如此成功。 

 “範大相公之言,正是朕接下來要說的事情。朕有意將周遼互市之盈利作為大軍南征之用,好讓將士們能無後顧之憂,全心全意為大周衝鋒陷陣!” 

 “陛下聖明,臣幾日前已按照陛下之前定下的國策,與眾將擬定了第一份南征策略,請陛下與太后御覽。”韓通將文本遞給了陛下身邊的內侍童海。 

 如此大事,柴宗訓在朝會時還是比較尊重符太后的意見,示意童海先將奏本呈給符太后閱覽。 

 “哀家覺得甚好,陛下也看看吧。”符太后深知,隨著陛下在皇位上的時間越來越長,自己最好只做陛下身後的助力,扶持他終結戰亂之局,開創太平之世。 

 柴宗訓拿到奏本後,仔細研讀了韓通帶領一眾將領商討出來的南征第一策,果然此戰制定的目標正是兩湖之地——荊南、湖南。 

 “韓相公,將第一站定在荊南、湖南兩處,朕想知道可有什麼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