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分析

 說到這裡,烏圖又不由得笑了笑,便說道:“結果,當年也不知道從哪裡就傳出了一些流言蜚語,說烏尼吉王爺年紀輕沒有功勳,更沒有威望,所以無法服眾,若是被封為太子,只怕天下百姓不服。” 

 “本來前任大汗是不想理會這些流言蜚語的,他是大汗,他決定的事情,只要不是真的被朝臣集體反對,基本都是沒問題的,況且,這些只是一些流言蜚語,朝臣們到對此沒有什麼太大的說法。” 

 “可是,那烏尼吉王爺當年太過年輕了,又是個自負的性子,聽了這些流言蜚語,哪裡還坐得住,當即便向前任大汗說要去邊境建功立業,也賭一賭那些流言蜚語,大汗哪裡肯願意,要知道刀槍無眼,烏尼吉可是他最寵愛的兒子,若是萬一去了邊境,出個好歹可如何是好,但是,耐不住烏尼吉王爺的堅持,並且說如果大汗不同意,他便自己偷偷前往。” 

 “大汗無法,只得應了他的要求,又給他配備了精良的兵將,這才允他去了邊境,哪知道,出師不利,烏尼吉王爺的軍隊被林晟將軍壓著打,畢竟烏尼吉王爺就不是領兵打仗的料,再加上剛愎自用,不肯聽下屬的勸告,所以,幾場大戰下來,烏尼吉王爺慘敗,也就是那一次,北韃連著丟失了好幾個城池,一下子就引發了眾怒,眾朝臣也開始反對烏尼吉被封為太子,所以,最後前任大汗無法,只得立了長子阿司侖為太子,這件事情才得以平息,” 

 這些事情,與柳絮和木瑾年在呼吉城的時候,所打探出來的消息,並沒有太大的出入,不過,柳絮和木瑾年還是想聽聽烏圖這邊的說法,看看有沒有什麼遺漏的地方。 

 聽到這裡,木瑾年便問道:“烏圖老將軍,我聽說,後來阿司侖成為大汗後,便立刻將烏尼吉封王送去了封地,可有命他不許回呼吉城?” 

 “那倒沒有。”烏圖搖了搖頭,說道:“不過,烏尼吉王爺一直憤恨阿司侖搶了他的太子之位,從阿司侖被封為太子之後,便一直與他針鋒相對。” 

 木瑾年聞言一挑眉,便說道:“那這麼說起來,阿司侖倒還有些兄弟情分,成為大汗後,居然沒有對付烏尼吉,只是將他封王送去封地了,倒也算厚道,不過,我打聽著,這烏尼吉王爺的名聲,似乎都不太好,凡是說起他,最多的詞,便是飛揚跋扈,驕縱,剛愎自用之類的,其他的便沒有什麼了。” 

 烏圖笑了笑,便說道:“這也是阿司侖的高明之處,當年前任大汗過世之前,曾經將他的暗衛都交給了烏尼吉王爺,阿司侖是知道的,他當時雖然繼承了汗位,手中卻沒有什麼得用的人手,他擔心逼急了烏尼吉,烏尼吉會派暗衛來對付他。” 

 木瑾年點了點頭,關於北韃皇族中的這些暗衛,他是有了解的,暗衛代代相傳,其任務就是護著所聽命之人,但是,這些北韃的暗衛們,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皇族兄弟之間,若不是彼此結下了深仇大恨,幾乎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他們是絕對不會出手對付的。 

 這也是雖然烏尼吉擁有暗衛,卻一直沒有派暗衛去對付阿司侖的緣由,畢竟兩人雖然不對付,但遠還沒有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即便他吩咐,那些暗衛也定然是不會出手的。 

 “阿司侖就由著烏尼吉帶著那些暗衛去了封地?”一旁的柳絮便問道。 

 “是,也不是。”烏圖便說道:“我這些年暗中調查,發現烏尼吉手中的那些暗衛,有大半已經歸於阿司侖了。” 

 “蠶食啊。”柳絮不由挑眉說道。 

 “真是。”烏圖便說道:“阿司侖是個聰明的,這些年他一直很維護自己的形象,在北韃百姓的心中,他就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大汗,所以,北韃的百姓都是很擁護阿司侖的,但暗地裡,阿司侖卻不知道用了什麼辦法,將那些暗衛大部分都收歸己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