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紅纏 作品

第20章 突破口

 從這個最根本的邏輯點出發,可以看出B的回答是正確的。因為如果A是真話鬼,祂不可能說自己是隨機鬼;如果A是隨機鬼,祂的回答就是正確的,那麼豈非表示真話鬼說了謊?

 所以,可以理所當然地得到推論:A是假話鬼,B是真話鬼,C是隨機鬼。

 這樣一來,不就可以分辨出三人的身份了嗎?

 真的有這麼簡單麼?

 林朔深吸一口氣,潮溼且陰冷的空氣讓他感覺肺部像是被碎冰包裹,難受無比。

 對,也不對。

 這樣問,確實有概率成功破局,但也有可能直接完蛋。

 因為如果這樣提問,成功的前提是:隨機鬼不光要說謊,而且祂說的謊還必須要跟假話鬼說的謊不一致。

 譬如,倘若在這個題目中,如果隨機鬼說了真話,就會變成:

 A:A是隨機鬼

 B:A是假話鬼

 C:A是假話鬼

 如果隨機鬼說了與假話鬼一樣的謊言,那麼就會變成:

 A:A是隨機鬼

 B:A是假話鬼

 C:A是隨機鬼

 很顯然,不論是這兩種情況中的任何一種,都會導致自己無法作出正確判斷。

 機會只有一次,沒有容錯,不能賭。

 說起來,還有些條件沒能用上。

 譬如,鬼是獨立的個體。

 又譬如,鬼會盡可能給出確切回答。

 等等。

 該如何設計問題,才能將這些條件全部用上呢?

 他輕咬著自己大拇指的指甲。

 不…不一定,這些不一定都是有效條件。

 以前考試中偶爾也會遇到這種題目,題中故意給出一兩個多餘的條件來誤導考生,從而錯誤引導考生的判斷。

 考試的時候錯了也就錯了,無非也就是一把叉、扣幾分。

 可在這場死亡遊戲中,一步算錯,或將萬劫不復。

 黑水已經徹底沒過了他的膝蓋。

 陰寒的空氣彷彿慢慢變得粘稠,宛如在封閉的浴室,輕吸一口都是滿腔潮氣。

 他感覺自己渾身上下的衣物都已經溼透了。

 黑暗的密室將他鎖死在其中,動彈不得。

 而死亡的深淵,也正在一點、一點地企圖將他吞噬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