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公 作品

第300章 換套路了

宋齊魯跟趙構交換意見後,趙構便移駕三司衙門,並且通知了右相李綱一同前來。

激動的商人們,在一番山呼萬歲之後,這些商賈終是受到了趙構的親切接見。

趙構還並對他們的愛國之舉,表示了高度讚揚。

流程走完之後,那就開始辦正事。

戰爭債券還是由平安制鈔廠負責印製,雖然也沒什麼人敢仿製這玩意,但是基本的防偽還得到位。

各家商會的話事人,依次自報家門,然後認籌債券金額。

最後由趙構、李綱和三司使,依次在債券上用印,然後交由各商人,認購流程結束。

本來這些商人已經使出吃奶的勁兒,才湊足這些購買第一期債券的準備金。

但是沒想到因為趙構的出場,使得場面更是超出預期的火爆。

這時候的“損人”宋齊魯又登場,提出了一個“次年債券預售”的概念。

就是說你們這些商人如果想多表現表現呢,不僅可以買今年的債券。

還可以籤一個認購明年債券的意向書,至於到時候你買不買或者買多少,那都沒人管你了。

這樣一來,誰還不想在趙構面前露個臉啊!

都沒等到宋齊魯出手,不僅今年第一批次的300萬貫戰爭債券很快被搶售一空,就是連來年的國債券都被簽訂了400萬貫的意向書。

這把趙構給樂的啊,簡直不要不要的。

在聽聞聯合商會也要效仿興辦義學之後,立馬大筆一揮,直接御筆題書“中華聯合慈善商會”和“中華聯合慈善希望小學”,反正這玩意兒又不費什麼錢。

但是這幫子商人可就樂屁了啊!

這是啥?

御筆題書啊!

多少是能跟皇帝陛下沾邊的了啊!

看你們那些小官小吏,以後如何再敢吃拿卡要!

雖然宋齊魯對這些商人下手比較狠,但是該給他們爭取的利益還是要爭取的。

首先就是戰爭物資、糧食之類的採買權,還有繳獲物資的優先處置權,都優先從這批人裡選擇。

不過為了防止後人把戲唱歪了,弄成官商勾結中飽私囊的事兒。

宋齊魯決定採用“競標”制!

由官府公佈採購數量和質量標準,然後各家統一報價,誰家價格低用誰家的。

看著一眾商人苦瓜一樣的臉色,李綱第一個叫好。

並建言趙構把公開競標制,作為以後朝廷採購的永例,趙構也順勢答應。

雖然這樣一來壓縮了利潤空間,但是好在朝廷採購的體量比較大,所以還是有利可圖的。

只不過這樣的模式,也直接把一些實力不夠的商人排擠在外。

他們要麼擴大規模生產,降低單位商品成本。

要麼幾家合夥,否則根本競爭不過一些商界大佬。

這等於是變相的逼迫商人,擴大作坊規模或者改進生產工藝,來降低成本。

等此間事了,心懷大悅的趙構,熱情邀請諸位商人同他一起共進午宴。

席間自然是賓主盡歡。

吃過午飯之後,趙構便擺駕回宮。

但是一眾商人卻摩拳擦掌,都等著下午宋齊魯這邊的重頭戲。

先不說水泥如何,就是宋氏作坊出產的七彩琉璃盞,最近可是在上層社會名聲大噪。

由於宋齊魯的飢餓營銷策略,這琉璃盞的價格更是水漲船高。

此次聽聞宋齊魯這敗家子要轉讓燒製技術,眾人早已是急不可耐了。

“那什麼,大家都是老熟人了,我也就不廢話了,那什麼,咱們就直接開始吧?”

“是是是,但憑宋大人安排。”

“嗯,咱這第一項就是全套的新式造船法,其中包括磁羅經、螺旋槳、新式尾舵、減搖舭龍板、船首球鼻艏、水密艙室、壓載水系統以及一些附屬的新式建造設備技術。”

“這些技術經過我們大宋造船廠近一年來的改進和驗證,證明效果還是十分顯著的,從我們家購買過船隻的客戶,應該都知道此事。”

“在下冒昧問一下,不知這個技術是如何轉讓?可是僅有圖紙?我們能否再對外轉讓呢?”

“嗯,這個問題問的好。這正是我要說的,不僅有圖紙,而且各家也可以派人去我船廠學習,就是僱傭我家的大師傅前往指導,也不是不可以的。包教包會!怎麼樣?心動吧?”

“只是請問大人,我們還是採取拍賣的方式嗎?”

宋齊魯看著底下“眉目傳情”的眾人,心道老子這回換套路了,讓你們壓價都壓不成!

“嗯,是這樣的,大家也知道自從海圖公佈之後,航海業大行其道,我們船廠的訂單都排到後年了。”

“我這次之所以把技術拿出來呢,就是給大家分一杯羹,畢竟我也不是一個吃獨食的人,有錢大家一起賺!”

宋齊魯故意拿了個高調兒。

“至

於轉讓方式嘛,為了讓大家都能受益,這回,咱換個方式。”

“哦,不知是何方法?”

“這麼著,我這裡有幾種方案供大家選擇。這第一種呢,就是一口價5萬貫,直接技術全部買斷。如果三年之內技術轉讓第三家,我吃轉讓費用的50%。”

“這第二種就是首付3萬貫,然後讓我吃三年紅利,第一年50%,第二年40%,第三年30%。同樣三年之內技術轉讓第三家,我則是吃轉讓費用的50%或者吃第三家三年20%紅利。”

“第三種方案,就是大家不用付款,你們每建一條船,我固定從中收取100貫的專利費,連收40年。你們看如何?”

宋齊魯暗自得意,這全款和按揭都有了,就看你們如何選擇了。

眾人開始各自在心中盤算,按照宋齊魯的大宋造船廠目前的效益來看,每年有個兩三萬貫的利潤,還是不在話下的。

這樣一來,第一種方案還要比第二種方案划算,所以直接排除了。

但是建船廠需要花費的地方多了,一口氣拿出5萬貫來也不合算。

因為有了這五萬貫,三年時間他們完全可以讓這些錢翻倍。

這思來想去的,也只有第三種合適了!

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直接加給船東就好了,只要不直接從他們口袋掏錢,這心裡就平衡多了。

至於四十年?

嘿嘿,基本等於個笑話,都說富不過三代。

像他們在座的,有百年老字號招牌的就沒幾家。

於是,大家都默契的選擇了宋齊魯給他們“預備好”的選項。

所以,大家也就基本等於“一分錢”沒花,還拿到了新式造船技術,大家也都是皆大歡喜。

既然這個事兒定準了,那接下來的就是水泥技術的轉讓。

造船技術還可以升級換代,可是水泥的燒製就是一個死的生產過程,再怎麼玩,也玩不出花來。

更何況這是關乎生產生活的基本物資,宋齊魯自然不能玩技術“抽成”。

所以,宋齊魯直接把水泥技術直接以1000貫的價格,人手一份“賤賣”了出去。

並且沒有提不準在座的各人轉讓技術和後期抽成的事。

讓在座的九十多號人,都大呼撿了大便宜。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琉璃的燒製技術了。

這可是比瓷器都要暴利的玩意兒,要不是石英砂的種類和催化劑眾人試了多半年,都沒有摸著門路的話。

也不可能讓宋氏琉璃窯,維持這麼久的暴利期了!

這門技術,基本等於各家志在必得的,也是最有望躋身成為繼茶葉、絲綢和瓷器之後的第四大出口利器!

既然宋齊魯前面都已經“示好”兩次了,所以這最後一項上,各家也都做好了被宋齊魯拿著刀子狠宰的心理準備。

宋齊魯也乾脆,10萬貫的入門加盟費和50%的技術入股佔比。

宋齊魯除了擁有絕對的定價權之外,並且還不允許所有人私自轉讓技術。

整個大宋還僅限今天在座的有資格加盟,過後便不再開放。

就這種“霸王條款”所有人都喜歡的不得了,當場就有三十幾人擠破頭的要搶著簽約。

因為任誰都知道把沙子賣到比黃金都貴的價格,這其中是多大的暴利!

更何況還有壟斷的定價優勢,說多少錢就是多少錢!

這簡直就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上車就等於賺到,傻子才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