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公 作品

第277章 民為重,君為輕。

 “翻看各朝各代的更迭史,就像一個死循環,最後走向滅亡,基本上都是因為失了民心。百姓起義的頻發,就是一個朝代滅亡的徵兆。” 

 “就算有幾個被外族政權欺負死的,其中也不是沒有百姓不認同的原因。” 

 “比如我朝的方臘、張迪等諸多起義頻起,就是徽宗朝衰弱的標誌。這最終才有如此國殤之恥,陛下一定要時刻警醒,防微杜漸啊!” 

 “嗯!大哥不必說的如此委婉,我這人還算是能聽的進別人意見的。” 

 “大哥要我引以為鑑,對百姓好,這事兒我也心中有數。民乃國之根本!民心向背,才是關乎我趙氏江山安穩與否的關鍵所在!” 

 “大哥且放心,我定不會走了我大哥的老路。” 

 此時的趙構,也還是有熱血,有理想,有抱負的愛國小青年! 

 就是不知道後來,為什麼會在短短几年時間,變成了後世展現出來的那副熊樣? 

 看來環境的影響,對一個人還是很重要的! 

 所以不能老是讓趙構跟像汪、黃那群無能傻x弄臣們一起玩。 

 偶爾自己也要把他給提溜出來,給他曬曬太陽、捉捉蟲子、倒一倒腦子裡的水之類的! 

 “嗯,既然陛下心裡有數,微臣便不再囉嗦。除此之外還有就是關於錢的事了!” 

 趙構一聽這個,頓時來了精神,兩眼放光! 

 “大哥快快說來!” 

 “呵呵,其實也是我自己瞎琢磨的,也不知道對不對,您挑著聽哈!” 

 “我覺得我朝,還是低估了商人的力量和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以農為本,這事沒有錯。但是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越來越繁榮,明顯的這海上貿易那是利潤更為豐厚的。” 

 “打個比方來講,徵收農稅,這是在剝削自己的子民,地裡的出產就那麼多,你多要一些,百姓就會少一些。” 

 “當他們不夠吃的時候,為了填飽肚子,他們就會造反!當然這其中還是許多豪族、官員、商人們的巧取豪奪,佔領大量農田,使得很多百姓無地,只能充當這些人的佃戶的因素。” 

 “除了飽受國家的徵稅,還得給這些國之蛀蟲們交租,相當於雙重壓迫。風調雨順的豐年還好,這要是趕上了災年,那就更加沒了活路,賣兒鬻女都是輕的,我都聽說還有易子而食的慘事!” 

 “如此境地,我也是給他們找不出一個不去造反還能活命的理由啊!”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呵呵,這個時代,哪裡有什麼公平可言啊!” 

 “哎,此事朕已知曉,事後,便會讓大伴鑄成金書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