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公 作品

第174章 暴利鑄幣

 至於金銀的冶煉,宋代的工匠已經能夠熟練掌握“灰吹法”提煉純金純銀。 

 但是由於中國來不僅“銅荒”,同時也是“銀更荒”的國家。 

 真正確定“銀錠”為流通貨幣,這已經是明朝張居正改革之後的事了。 

 明朝天啟年間流通的白銀,主要是由西班牙從南美洲掠奪來的,同時還有一部分是荷蘭人從日本倒手過來的。 

 因為大家都知道明朝比較出名的就是戚繼光打倭寇,那時候的大明王朝是不帶日本子人玩的。 

 所以從剛一進入大宋開始,宋齊魯就惦記著日本子鹿兒島的金礦和石見銀山的。 

 同樣,大宋朝現今主要流通的貨幣還是銅錢,除非大宗交易或者儲存才會用到金銀一說。 

 平常人們經常用的單位還是“貫”和“吊”,至於“兩”純粹是宋齊魯懶省事。 

 所以他周圍的人也就遷就他,跟著一起將“貫”改稱“兩”了。 

 其實真正的一兩銀子要比一貫錢值錢的多一些,大概能達到1:1.2,甚至更高。 

 依照宋齊魯的想法,現今的金銀存量,根本還不夠他“足斤足兩”的發行足夠數量的金銀幣。 

 而且他也怕真要是足斤足兩的鑄造金銀幣,估計一投放到市場,就會被百姓收藏起來。 

 這樣也根本達不到“良幣驅逐劣幣”的目的,而且也沒辦法解他現在的燃眉之急。 

 但是發行“象徵”意義的金銀幣,又怕其中利潤空間太大,讓一些有心人有機可乘。 

 所以宋齊魯一方面在加強防偽標識的同時,又在算計著怎麼讓盜仿者即使做出來也無利可圖。 

 所以宋齊魯刨除火耗和人工,最終把金銀幣的成分設定為金(銀):銅:鉛為8:1:1。這樣既保證了金銀幣的價值,又有效的遏制了鑄造的暴利,防止後來人濫造牟取私利。 

 接下來的幾天,宋齊魯一直就貓在鑄幣作坊,研究如何往鑄幣裡面“摻假”。 

 這事兒既得做的天衣無縫,又得做的外觀好看。 

 首先成色必須要好,這樣才會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一群人就這樣沒日沒夜的忙和了大半個月,最終第一批成品於今天下線。 

 因為宋齊魯開始想的太簡單了,本來因為後世一元硬幣的幣面太小。 

 他是準備把人民幣,港幣,美分,日元等硬幣排列起來,一起印到自己的金銀幣上做防偽。 

 但是實際操作起來發現很是不倫不類,而且作為沖印模型沖印出來的字還是反的,這也就讓他放棄了原來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