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公 作品

第166章 宋欽宗是個“大聰明”

 看樣子自己之前一直所依賴的後世眼光、經驗以及先知先覺,在這大宋朝的現實中並不是百分之百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 

 看樣子必須警鐘長鳴,更不能小覷了這天下之人! 

 話說此時宋朝軍中戰力最強的精銳之師,當屬“西軍”(抵禦西夏的宋軍)! 

 這其中,又以山西望族北宋名將种師道所帶領的抵的“種家軍”為最。 

 不過自從第一次解圍開封后,种師道就被宋欽宗以“年老體衰”為由,罷免了兵權。 

 在《宋史》中記載,種氏一門弟子先後五代從軍! 

 僅戰死沙場的就有數十人,其中更是湧現了像種世衡、种師道、种師中、種詁、種顎、種珍、種樸、種誼等這樣一大批優秀將領! 

 在抵禦西夏,維護宋朝邊境安穩方面可謂是立下大功,這“種家”比真實的“楊家將”可是厲害的多。 

 在年初開封第一次被圍之時,种師道便奉命率軍勤王。 

 可宋欽宗這人雖然“命衰”,但是“八字硬”啊! 

 而且還是剛愎自用、反覆無常、朝令夕改、昏招迭出、沒個主見等諸多“一無是處”的集大成者! 

 他最開始先是採用主和派意的見,鐵了心的派康王趙構為人質去金營求和,而且拒不採納种師道提出的“堅壁清野”的戰略。 

 可沒過幾個時辰,他自己又尋思過味兒來了! 

 覺得議和這事兒,多少有些“憋屈”和不靠譜…… 

 於是在議和完成的當晚(二月初一),又暗中支持“主戰派”的李綱和姚平仲去襲擊完顏宗望的大營,企圖生擒金將完顏宗望,解救康王。 

 人質是他白天剛送去的,這晚上又打算劫營解救人質? 

 咱就說,他這是“月度kpi”沒完成還是咋滴? 

 擱這刷“業績”呢啊? 

 結果這“大聰明”放著武官和名將不用,偏偏選了個“讀文科”的李綱和“紙上談兵”的姚平仲兩人挑大樑…… 

 姚平仲倒好,果然“不負眾望”,劫營失敗也就罷了,所部被全殲,他自己卻成功的跑了…… 

 這誰能理解? 

 當然也有說是主和派那群貨,故意派人洩露消息給完顏宗望,導致姚平仲直接被人全鍋端了的…… 

 反正孰是孰非拋開不談,結果就是劫營不僅沒成功,還賠了夫人又折兵。啥事沒幹成,還弄了一身騷! 

 宋欽宗也因為劫營之事,被完顏宗望遣人問責。 

 慫如他! 

 卻推脫說“不知有此事!” 

 好吧,就當你上墳燒報紙糊弄鬼了~ 

 但是態度得有,動作得有吧? 

 於是,“辦事不力”的李綱和姚平仲成了替罪羊,直接被罷免。 

 宋欽宗一看,玩“硬的”,咱也不行啊? 

 於是,又轉頭開始啟用以宰相李邦彥為首的“議和派”。 

 讓這些文官人員當權,主持割地賠款並讓肅王入金營為人質。 

 結果,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襲擊! 

 好不容易剛得到完顏宗望“諒解”的宋欽宗,因為“太軟了”,又激起了民憤。 

 迫於太學生和開封廣大市民的抗議,不得已又恢復了李綱和种師道的職務。 

 等完顏宗望帶兵撤退之時,种師道又提出建議趁金兵“半渡(黃河)之時,用兵擊之”。 

 結果,人家宋欽宗“吃一塹,長一智”啊! 

 不行! 

 不聽! 

 害怕! 

 否了! 

 李綱也建議啟用澶淵舊事,讓宋軍以“護送出境”的名義,途中伺機襲擊撤退的金兵。 

 但是主和派大臣也不幹了! 

 不行! 

 不聽! 

 別找茬兒! 

 都消停點! 

 於是在黃河邊設立大旗,嚴令宋軍不得過河追擊,違令者斬! 

 後來种師道一看這形勢的,還是不死心啊!於是又提出的“亡羊補牢”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