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公 作品

第104章 鋼鐵水泥

 “嘶~這倒是便利的很。只是這鋼如何煉製啊?” 

 虞允文像個好奇寶寶完全沉入其中。 

 “哎呀,你是不懂這些。但是那些鐵匠們可懂的。我們的先輩在秦時(資料記載的“炒鋼”之法,始於西漢!為了圓宋齊魯是秦福後人的謊,只能往前推到秦朝)就發明了炒鋼之法。” 

 “所謂‘炒鋼’就是通過把生鐵原料加熱到1300攝氏度左右的液態或者半液態,然後往裡添加精鐵礦,從而降低碳含量得到鋼或者熟鐵。” 

 “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坩堝(石墨加黏土)鍊鋼法來獲得純液態的鋼水,不過這種方法產量有限,而且得到的是高碳鋼,得通過在700-900攝氏度的溫度退火脫碳之後才能鍛造。” 

 “哎呀,沒想到一個鋼鐵鍛造,裡面竟然有這麼大的學問,也忒是神奇。” 

 宋齊魯彷彿給虞允文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窗戶,虞允文不得不感嘆自己能夠拜在宋齊魯門下,是何等的幸運了。 

 “人力終究有窮時,這個世界微觀和宏觀的還大的很,這些只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 

 宋齊魯突然發出了一句感慨。 

 “來來來,正好今日無事,我再給你說說這水泥的煅燒之法。如果說鋼的研究比較複雜,這個水泥就相對,呃也不太容易。不過你可不要小瞧了此物。這水泥用在修房蓋屋,搭橋補路上可是大有用處的。” 

 宋齊魯由於前世跑的是散雜貨船,曾經就在越南鴻基裝過水泥“生料”。 

 對於“生料”、“熟料”的,他還十分好奇,因此還專門上網查了這生料跟平常用的水泥有何不同。 

 沒想到又是為這“穿越”準備的…… 

 不得不感嘆命運的神奇啊。 

 “師父,這水泥跟平常的泥土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這兩者可以說是毫無關聯!水泥雖說是泥,但又不是泥。它是由石灰石,砂岩,礦渣和黏土等按照比例混合磨成粉以後稱為“生料”,然後再經過1450攝氏度的煅燒成為熟料,最後還得與石膏等混合研磨成粉末。” 

 “這水泥有種特殊的屬性,就是和水混合後,可以凝固成形。不僅可塑性強,硬度也僅次於一般的岩石,比燒的磚要硬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