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安歌 作品

第248章 番外:關於封地的發展(6)

 “這樣的條件,難道還怕沒有人參與?如果實在人不夠,你就說,參與修路的人,日後若是想轉到封地上生活,可以優先轉戶籍,這個誘惑夠不夠大?”

 陳昭聽著施麗蝶的話,一時間醍醐灌頂。

 對啊,可以用戶籍作為讓百姓參加修路的福利啊!

 京城隔得遠,不知道封地是什麼情況,但是臨近的幾個城池卻是知道的,畢竟封地與周邊地區,經常會有通商往來、姻親往來。

 所以,封地的情況,早就在周圍傳遍了——

 周邊地區都知道,封地的百姓生活幸福,農民有新農具,有新的灌溉工具,有全新的種植技術;沒地的人可以去工廠做工,有一技之長的能多賺錢,沒有一技之長的,也不缺活兒幹。

 想做生意就做生意,只要遵紀守法,沒有人瞧不起商人。

 家裡的孩子能被送去學校讀書,束脩減半,老師都是衙門的人,或者是公主從京城請來的世家千金、名門大儒。

 在封地,不管是務工的、務農的、經商的,總而言之,只要自己肯努力,就有一口飯吃。

 封地甚至連乞丐和殘疾人都有固定的崗位。

 這樣的好生活,一直被周邊地區的人羨慕著,很多人想搬到封地生活,但是封地戶籍現在不好辦了,管得嚴了。

 若是真以戶籍為福利,多的是人想來!

 施麗蝶看著陳昭的表情,就知道他懂了,但她還是提醒道:

 “我們是出錢請人修路,而不是免費徵收徭役,所以我們要保證那些修路工人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我建議修路的時候,每三百米設置一個崗亭,裡面提供茶水和粗糧餅,方便工人隨時解渴充飢。”

 “另外,三餐按時按量發放,要有營養,每頓保證一葷一素一湯,另外,崗亭中還要設置醫者,多準備一些防止蛇蟲鼠蟻咬傷的藥,以及一些跌打損傷、擦破流血的藥。”

 “人口是城市的發展根本,我們要珍惜每一個勞動力。”

 陳昭從施麗蝶的話中,得到了很多靈感,於是他立馬下去準備了。

 水泥的研究交給了研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