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搞經濟戰

 “商人逐利,百姓也逐利,當他們知道棉麻毛絲的價格比糧食高,他們自然會選擇在自家的土地上,種植棉麻毛絲,然後用賣出去的錢,來買糧食吃飯。” 

 “久而久之,鄴國境內的百姓,紛紛改行,種植經濟作物,而不是糧食作物,這會進一步減少鄴國糧食的產出。” 

 施麗蝶衝著陳淑婷豎起大拇指。 

 總體而言,陳家兄妹所表述出來的,就是施麗蝶那本《論經濟戰》冊子上,寫的全部內容。 

 她要用這種方式,消耗鄴國的糧食儲備量,減少百姓和農戶種植糧食的土地數量,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以後一定會到來的戰爭做準備。 

 鄴國雖然也是中原之國,但它的地理位置處於大胤朝的西方。 

 它的境內能耕種的土地,本就不如大胤朝多,如果施麗蝶的計劃成功,那用少量的糧食,支撐整個國家的消耗,基本上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施麗蝶最後強調: 

 “最關鍵的是,我們不會虧。” 

 “不管是釀酒也好,還是私人訂製也好,我們賣的都是絕對的高價。因為釀酒的配方,和私人訂製的設計圖,都掌握在我的手裡,我敢肯定,全天下沒有人能跟我們搶生意。” 

 “我們搞壟斷,一罈酒,給它編造一些故事和名聲,宣傳出去,增加它的品牌價值,成本可能只需要一兩銀子,但我們賣給富商,要價一千兩,他一定也會買。” 

 “同樣的,一件衣服,私人訂製,獨一無二,誰不想要呢?那些想在心上人面前露臉的世家貴女,那些想進宮選秀一鳴驚人的秀女,全都願意為它買單!” 

 “或許我們賣出去一瓶酒和一件衣服的錢,就能買進幾倉庫的糧食,可以釀成百上千瓶酒,這世界上的有錢人這麼多,我們怎麼都不會虧。” 

 “到最後,錢歸我們賺了,糧食我們要了,打仗還能贏,一舉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