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千佛經

 就好像自己原本就背過了那本《千佛經》一般。 

 “不是說我不懂佛理,很難學習或記憶嗎?”許純良在心底嘀咕了一聲。 

 ‘難道我竟然是個學佛的天才?’ 

 ‘跟那些總是在我夢裡和我求救的佛陀有沒有關係?或者是我的金剛境骨骼?’ 

 他疑惑的思考著,卻沒有答案。 

 只有那本《千佛經》像是本就刻在他記憶中一樣。倒背如流。 

 佛經的意思他已經明白了。 

 大體來說,很簡單。就是一個【萬物皆有所相,又萬物無相】,這樣一個無比辯證的哲學問題。 

 也不知道佛家是如何將這樣一種哲學問題煉成一種神通的。 

 按照《千佛經》的說法,這個神通十分難練,又十分好練,和一種叫做【佛門悟性】的東西掛鉤。 

 悟性越高,學的越快。 

 一般的和尚修個十年能修出一個完整的相。 

 而那種悟性極高的,比如說李白衣這種佛子,則在一年的時間內就可以修出三四種相。 

 但同樣的,也有人哪怕打坐一輩子,也無法感受到【相】的存在,連門都找不到,自然也就無法入門。 

 ‘不知道我能不能很快的學會一個相呢……?’ 

 許純良有些懷疑, 

 但隨即便不再多想,他將經書放在眼前,讓小孩兒許純良幫自己拿好,然後開始嘗試修煉。 

 按照經書後面那些明顯是前人修煉時留下的感悟文字,有人提到了一些激活佛門悟性的法門,比如說可以在心中觀想【真佛】的模樣。 

 觀想到的【真佛】越具像,獲得的佛門悟性便越高,學習《千佛經》也就越快。 

 許純良盤好腿,像佛陀一樣坐好,背靠在粗大的樹幹上,開始想象。 

 他第一個觀想的,是前世看過的電視劇中坐在菩提樹下的佛祖。 

 他努力回憶著那個佛祖的模樣…… 

 片刻之後,許純良睜開眼睛,嘆息一口氣。 

 ‘看來那個電視中的佛祖有些不真實,試試唐僧?’ 

 他觀想著唐僧的模樣,隨後又嘗試了一下心中的那位英雄,鬥戰勝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