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貓呀呀 作品

第89章 自行車

所以不是自行車難造,而是路難鋪。

各朝老祖宗們頭疼的揉額頭,華夏各朝各代都十分重視修路,不過要像後世那樣平坦寬敞的路,簡直是在為難他們。

朱元璋:“這腳踏的車子倒是比其他東西看著容易,不過路況崎嶇時就難免顛簸脆弱了,咱就說,得多修路吧!”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大力發展交通,稱帝后就下令整頓和恢復全國的驛站,將南京公館改為“會同館”,在全國各地設立水馬驛站、遞運所、急遞鋪。

他又頒詔,把元朝的“站”一律改稱為“驛”。

每攻佔一個地方,朱元璋便要求工兵隊伍迅速修路修建驛站。

在驛路修好之後,在全國範圍內的各地府縣每隔30或是40千米,就設有驛站,以供傳遞公文或是信件的人以及馬匹休息。

朱元璋考慮的很充分,在路上還備有很多的馬以及驢等交通工具,非常方便。

並且在明朝的時候還能經常看到一些高級官員去修路的情況。

由此就能看出政府對修路的態度。

不僅朱元璋重視,朱棣也很重視。

他登基後除了繼續增加關內道路設施,對於關外也非常重視。

永樂七年,在黑龍江地區建立奴兒干都司,修建驛站45處,在黑龍江、吉林地區共修建了六條主要交通幹線。

除此之外,明朝對於海南島的道路建設也能看出明代對修路的重視。

明朝時,整個海南島沒有開通主要交通幹線的地區不過二百里而已,這對於幾百年前的明朝來說著實不易。

所以朱元璋對於修路這件事可有底氣了,哎呀呀,咱就是有先見之明!

……

古人們見蘇粒晃晃悠悠地騎到了一個學府門口,嚯,都是在手機視頻裡看的學校,難得後人竟然來了這種地方。

大家都被這學府的名字震撼到了。

竟然敢聲稱自己是“第一”中學?而且還立了這麼大個牌匾在哪,難不成這學府的名字就叫“第一中學”?!

這也太狂妄了吧,其他學府不管管嗎?!

這是教什麼的學校,竟然是第一。

之前提過法學院,還有農學院,這是個什麼學院,肯定是我xx家的吧!

儒家:都獨尊儒術了第一不是儒學院說不過去吧。

道家:我道家能造出火藥這樣的四大發明,肯定是第一。

墨家:後世如此多精妙的器械,墨家善制工藝,精通機關術,不得第一說不過去吧。

兵家:後世如此崇尚武力,說什麼第一也得是兵學院。

醫家:我醫家救人無數,第一絕對是醫學院。

……

秦漢時期的各個學派們暗自較勁起來。

有些人看出這個“中學”和之前的“大學”好似不太一樣,學子們身著統一服飾,他們也看到了百年校慶的邀請。

這間學校竟已百年了,可後世不是建國還不到百年嗎,難不成,這是前朝的學校?

或許是在亂世之中建立的吧,生於亂世,還不忘教學育人,大家再一次感嘆後人們的知書達理。

原來蘇粒竟然曾是這學校的學子嗎,那這姑娘不錯啊,竟然能上“第一”中學,可見還是極其聰慧的。

跟著蘇粒久了,大家不免都拿她當家中小輩看待,此時也是極其欣慰地點了點頭。

接著,蘇粒的朋友來找她了,古人們被迫跟著吃了好多後世師生之間的瓜。

……咳咳,還挺有意思的。

吃瓜之餘,也感慨人生無常,昔日的同窗,往後也是各有各的前程,也是令人唏噓不已。

一些時空的夫子有些憂愁,自己的學生應該沒後人那種好奇心吧,該不會也在背後議論老夫?老夫行得端坐的正,哪裡有什麼好議論的!

雖是這樣想,誰人沒點亂七八糟的事啊,他們心裡也虛的很……

看著今天的天幕終於結束,眾人散開,已經開始期待七天之後天幕上的校慶了,也不知後世的慶典是什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