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貓呀呀 作品

第84章 小野生菌

(他們會把du品做成糖果、奶茶粉、藥片、各種無法聯想在一起的東西)

(三生教育這書大學版的配圖都不能髮網上,都要打馬賽克,上面的配圖都是真實案例,看了會流淚,會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上學的時候學校經常放紀錄片,看到那些畫面真的很難受,全部都是真實案例,歷歷在目)

(身在邊境,本來就比其他地方危險,辛苦你們了)

網友C:真的,邊境省的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情況,存在都有它的道理。也是這些因素導致了性格的差異,大家不要對某個地區的人隨便下定論

——————

處於邊境位置的古人感同身受,如果國家強大還好,周邊的蠻夷畏懼朝廷,不敢輕易來犯。國家實力一衰弱或者發生內亂,那些個就如嗅到可乘之機一樣衝過來想要狠狠咬你一塊肉。

哪怕千百年後,邊境的百姓也要如此防備謹慎,可見一斑。

那些議和派高居於朝廷中心,不識邊關疾苦,滿嘴禮儀德行,若讓他們來邊關感受一下,恐怕不出三天就要落荒而逃。

比如漢武時期支持和親反對動武的狄山博士。博士在秦漢時代,負責掌管典籍史冊,在皇帝決策的時候,提出補充的意見。

狄山認為和匈奴繼續戰爭,大動干戈,會讓帝國陷入窮兵黷武的境地,百姓們也會所有怨言,他引經據典,陳說戰爭的危害,這讓劉徹感到十分不悅。

御史大夫張湯當庭反駁了狄山的觀點,斥責狄山迂腐無知。被張湯打斷髮言的狄山惱羞成怒,自稱自己即便是“愚忠”,而張湯這種人便是偽裝的“詐忠”。

劉徹看到這位腐儒在朝堂上如此放肆,還頂撞位列三公的御史大夫張湯,甚至對他制定的對內對外政策也指手畫腳。

索性直接說:“如果朕派先生去當郡守,你能否讓當地不受匈奴侵犯?”

狄山回答說不能。

“那派先生到邊塞的縣城,擔任縣令呢?”

狄山還是回答說不能。

不耐煩的劉徹緊追不捨,向狄山拋出第三個問題:“那讓你去烽火臺,擔任指揮官呢?”

狄山自思自己再說不能,肯定會被皇帝下獄治罪,於是便隨口答道,可以。

結果,劉徹馬上下調令,將狄山從長安城,調往匈奴經常入侵的邊地,任命他擔任烽火臺的指揮官,守衛前線。

狄山剛剛到任一個月,便遭遇了匈奴人的小股部隊入侵,狄山所在的烽火臺被匈奴人攻破。

狄山的首級,被匈奴人帶走,消息傳回長安,朝臣們嚇得瑟瑟發抖,沒有人再敢違背劉徹的聖意。

……

這些人就是覺得邊境與自己無關,所以敢大放厥詞,後世國力昌盛都要嚴防死守,更何況當下。

劉徹回憶了一下後世雲南的位置,這雲南就是益州郡吧。

西漢武帝時期,開西南夷,滇王降,設立益州郡,領縣27個。

怎麼那附近的國家如此不安生,du品一聽就是了不得的東西,聽聽後人的形容,恐怕危害極大,周邊那些小國是怎麼回事,到底懂不懂得治理國家,就任由這種東西在他們國內氾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