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路口 作品

第308章 決堤

 隨後藍黨開始重新調整作戰計劃,但卻遲遲未能殲滅這股鬼子,而之前奉命堅守商丘的第八軍黃傑,直接不戰而逃,這讓東路趕來的鬼子十六軍佔領了商丘,藍黨軍隊立刻被鬼子東西夾擊,徹底攪亂了之前所有的作戰計劃。 

 藍黨軍隊從一場殲滅戰打成了保衛戰,為消滅兩萬日軍,先後投入兵力十幾萬人,卻依舊讓鬼子逃出生天,這也讓戰後老將都說這是戰爭史上的千古笑柄。 

 於是徹底淪為守勢的藍黨軍隊,就開始準備製造黃河水患,以阻鬼子侵略。其實建議黃河決口的是一個德國人,他叫做法肯豪森,是之前的德意志軍事援助小組的人。 

 這個人曾經參加過八國聯軍,回去之後就對華夏念念不忘,之後更是自願成為了援助團的一員,1935年7月他就起草了絕密的《關於應付時局對策之建議書》,為將來的華夏和鬼子的戰爭構思戰略框架。 

 他先開門見山地將預測了未來的戰爭走向:一旦發生軍事衝突,華北即面臨直接的危險。若中方不戰而放棄,則縱貫南北的平漢、津浦鐵路和連接的隴海鐵路及沿線的重要城市開封、洛陽皆面臨直接危險,黃河防線有被敵從山東突破進而席捲而下的可能。 

 在海上,敵進入的路線有三:上海、乍浦和鎮海,該三處俱在長江流域。敵如沿長江而上,迅速佔領華夏最重要的中心點武江,將華夏一分為二,切斷政府西退山城之水路,抗戰大局將無法收拾。 

 因此東部有兩事極關重要,一是封鎖長江,一是警衛南京,兩者有密切之連帶關係。必須在上海、南京等地作堅決抵抗,遲滯敵軍沿長江直達武江。如此敵軍必欲打通平漢線,由鄭州直達武江,而一旦敵軍打到開封、鄭州之時,那麼最後戰線為黃河,宜作有計劃之人工氾濫,增厚其防禦力。 

 三年之後這個人預測的戰略走向也是基本和事實一致的。老將也覺得他的預測準確,所以命令人開始準備炸掉黃河大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