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各一半 作品

第736章 重閱過往

 誠德在香江的佈局,亦是從實體經濟為基礎,徐徐展開一盤商業大棋,可是擺在李民洋麵前的,首當其衝是李半城這座大山。

 如果時間在90年之前,誠德集團可以有現在的規模,那就可以模仿魔都的那兩位大佬,包玉林、邵招夫,在香江買辦。

 在這幾年,大事件頻發,錯過某件大政策的落項,所帶動的市場反應天差地別。

 而在這一年,內地的財政部門還未到香江檢查迴歸前的財政和經濟問題,可英資的手段,超級地租,滔天手段猶如在竊走香江。

 這便是李民洋需要面對的最大難題。

 情況兇險到了哪一步,在九五年,內地財政進行完香江土地制度的檢討之後,已經發現被上套,做了手腳,本希望在迴歸之後,可以慢慢改進。

 不然,一直耗到九九年的時候,才深知香江的土地制度完全無法推動。

 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處理香江的超級地租問題,英資臭名昭著的手段,純純的掠奪。

 如果香江不被英資掏空,恐怕瑞士都無法與香江的經濟作比較。

 令人惋惜的是,在八三年開始,香江的貨幣由主權貨幣變為米元兌換券,方便與貨幣的交易,從此英資開始瘋狂收割。

 直接拋出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數據,方便一目瞭然,走資派最少拿走香江21萬億的資產,看清楚了,可是萬億,21萬億!

 這什麼概念?

 能夠實現香江全民免費醫療一千年,這是造成華夏經濟乏力的原因之一。

 翌日。

 “胖子,去界限街走走。”

 李民洋著急出門,在酒店連早飯都沒有吃。

 “與周星星什麼時候見面,我怎麼安排時間?”房樊樸緊步跟在李民洋身後。

 “不著急,過幾天再說,我得好好看看九十年代的香江,英資到底什麼嘴臉。”

 李民洋步履匆忙。

 “這麼著急呀。”

 房樊樸相當無奈,但也只能聽從李民洋的安排,隨後兩人驅車駛向香江的繁華地帶。

 高樓屹立,車水馬龍,彰顯了香江這座都市的繁華,李民洋望著車窗口,在經過一處路口時,被巨大的廣告牌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