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秋 作品

第234章 攻入瀋陽

 崇禎穿著一身修羅衛的甲冑,在一眾騎兵的護衛下進了瀋陽城。

 看著兩旁街道因為戰爭而被破壞的七零八落的房屋,崇禎心中百感交集。

 一方面,建奴之禍自萬曆年間至今已有數十載。而今天,自己做為大明天子御駕親征,此刻就踩在了敵國都城的土地上。這一刻,是多少帝王畢生追求的榮耀。儘管這一切都是因為大明近些年出了一個叫燕震的妖孽,是他一步步幫助自己將大明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但那又如何,自己做為皇帝,知人善任才是一個帝王應該做的事。

 另一方面,他看著城內火光四起的房屋和滿地的死屍,也不由得一陣唏噓。好好的一座城,因為一場戰爭被打成了這個樣子,沒有個一年半載,恐怕是很難恢復原貌了。

 戰鬥仍然在繼續,明軍源源不斷的湧入城中。清軍雖然拼死抵抗,但是無奈明軍的火器優勢太明顯。清軍的防線一退再退,目前兩軍交戰的戰場已經集中到了皇城。

 關寧軍和宣大邊軍以及西北四鎮邊軍還有四川白桿兵,在修羅營蒸汽戰車以及楊忠傑的炮兵加持下,也是越戰越勇。

 各地邊軍本來就是大明精銳,只是自從萬曆後期逐漸荒廢,再加上國家財政一度出現困難,導致戰力下降。

 但是,生了病的老虎也是老虎,一旦被治癒,必然會重抖虎威,找回曾經屬於自己的榮耀。

 這其中,關寧軍為主的遼軍本就是邊軍中的精銳,他們當中,也有大部分將士和建奴有血仇。過去打不過建奴,並不是遼兵不能戰,而是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據史料記載,當年出征薩爾滸誓師的時候,就曾發現明軍使用的刀劍不堪用的情況。

 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大明與後金雙方在薩爾滸周圍進行了一次戰略決戰。由於準備不足、輕兵冒進、合圍緩慢等原因,明軍被努爾哈赤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明朝此戰損失杜松、劉鋌兩員大將,以及將校士兵四萬五千餘人。大敗之下,遼東形勢攻守易行。而針對此戰的失敗,也有人給出了一些如明軍工部**、粗製濫造,導致兵器裝備破爛不堪乃至於戰敗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