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秋 作品

第117章 平壤陷落

 李倧站在城頭,思緒飛到了萬曆二十一年,那一年朝鮮的情況比如今更為兇險。倭國軍閥豐臣秀吉,攜十五萬百勝之師入侵朝鮮,短短几日便連下數城,朝鮮軍不能相抗,很快就全境淪陷。朝鮮國王不得已派出使臣向大明求援。

 當時的大明朝廷內部也有主戰和主和兩種不同的聲音,有文臣提出,朝鮮之事於大明無關,沒有必要為了朝鮮靡費軍餉,犧牲將士。可是萬曆皇帝力排眾議,只說了一句話~宜速出兵!

 於是,朝鮮君臣在亡國滅種的邊緣等來了大明戰神~李如松。

 李如松,字子茂,號仰城,遼東鐵嶺衛人。祖上是來自朝鮮的內附民,後因種族一說稱祖先是唐末避亂遷入朝鮮的漢人。遼東總兵 李成梁 長子,明朝忠義名將。

 面對氣焰囂張的倭國戰國精銳,大明方面派出的兵力是四萬五千人。這讓朝鮮君臣心裡沒底,甚至有大臣問道大明出兵人數後說了一句話:“倭人殘暴,天軍雖勇,但兵力過於單薄,恐不足以禦敵。”

 李如松聽罷沒有解釋,只是說了一句:“戰場上見分曉!”

 大明這邊雖然只有四萬五千人,但是陣容卻是大明當時最精銳的遼東鐵騎和八千戚家軍。而交戰的結果是,平壤城一戰而下,大明精銳圍剿日本戰國精英小西行長。

 特別是碧蹄館一戰,李如松率僅僅四千大明遼東鐵騎,硬剛倭國主力十幾萬,最後居然全身而退。僅此一戰,使歷史上的倭國300年不敢正視華夏,直到原來那個時間線上的甲午戰爭。胡清將華夏數千年的威風盡數丟光,也讓倭國又燃起了侵吞華夏的野心。

 “唉…”李倧最終長嘆一聲,他也知道,大明是來不及救他了。

 轟轟轟轟轟轟…

 多鐸接到皇太極的命令後,集結了三萬八旗精銳,又將瀋陽城內剩餘的紅衣大炮也帶了出來。現在正在撒了歡的對著平壤城猛攻,平壤城的主城門在幾輪炮擊之後就轟然倒塌,後金騎兵嗷嗷怪叫著就衝進了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