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秋 作品

第69章 京師對炮

 京營的校場在京城以外幾十裡的一片空地上,崇禎坐在早已為他搭好的高臺上坐著。英國公張維賢和駙馬都尉鞏永固站在兩旁,隨行的文官有大理寺卿凌義渠以及兵部右侍郎王家彥等人分列左右。

 五門紅衣大炮和三門燕震帶來的線膛炮相隔一里,炮口相對擺放在連夜用土石鑄好的簡易炮臺上。

 崇禎和一眾勳貴大臣們手拿燕震帶來的千里鏡,千里鏡其實就是單筒望遠鏡,既然有了玻璃廠,製作鏡片也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而且這個時代西方早就有了千里鏡,只是價格昂貴普通人用不起而已。

 試炮的規則是燕震建議的,首先由京營派出炮手,五門紅衣大炮依次向著線膛炮所在的方向開炮,但是每門炮只能發射一發炮彈。發射完之後,炮手撤出陣地。再由燕震帶來的炮手,向著紅衣大炮所在的炮陣開炮,同樣是每門炮只能發射一發炮彈。

 “王承恩!”

 “老奴在!”

 “為何紅衣大炮有五門炮,而燕震帶來的新式大炮只有三門呢?”崇禎看到雙方的大炮數量不一樣,不由得疑惑。

 “回陛下,據燕震講,新式大炮目前只生產出來三門。”王承恩回答道。其實線膛炮在登州肯定生產了不止三門,但是燕震這次的目的是救出孫元化,所以故意要營造一種奇貨緊缺的效果。

 “哦?那為什麼紅衣大炮要用五門?”

 “這個…燕將軍說…三門新式火炮…足以擊敗這五門紅衣大炮…”王承恩說的時候,也有些底氣不足,畢竟對面可是紅衣大炮。

 “呵!這個燕震,口氣倒是不小,一會兒朕倒要看看,他怎麼剋制紅衣大炮!”崇禎的好奇心被勾起,但還是不太相信天下有能夠吊打紅衣大炮的利器,要知道當年的所謂國之柱石袁崇煥,最為倚仗的就是紅衣大炮。

 “開始試炮!”

 隨著京營標兵的一聲口令,25名京營炮手跑上了炮位。緊張的裝填和準備完成之後,由每門炮的炮長舉旗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