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島一生 作品

第四十四章 電影票房

 勞倫-杜特龍代表mk2電影公司迎接他們,剛一見面,他和趙尋握手。

 “以為您們明天才到,沒想到提前一天。”

 “趕早不趕晚。”

 他們坐上雷諾汽車,俞飛鴻看著巴黎的夜景,沒她想象中的美好,甚至看到有人隨地小便。

 mk2電影公司給趙尋和俞飛鴻安排巴黎一區的酒店,勞倫告訴他:“星期六,下午。《鋼琴教師》在奧林匹亞音樂廳首映。”

 “好的。”

 等勞倫走後,趙尋和俞飛鴻休息。

 巴黎這裡夜晚很亂,特別是近些年移民過來的很多。

 翌日。

 吃過早飯,兩個人去埃菲爾鐵塔溜達,趙尋拿著相機給俞飛鴻拍幾張照片,再讓路人給兩個人拍幾張照片。

 下午去香榭麗舍大道買幾件衣服。

 等買完衣服出來,俞飛鴻挽著他胳膊說:“沒來巴黎前,我以為這裡很浪漫,到這裡後,感覺也就一般。”

 趙尋淡淡一笑:“六七十年代,巴黎確實不錯,只不過近些年變化不大,比不上美國和日本。”

 “底蘊還是在的。”

 歐洲人看不上美國人,認為他們是暴發戶,美國人到歐洲旅遊,說話聲音也比較大。

 就像咱們內地人去日本旅遊一樣,鬼子看不上咱們。

 人家美國人也看不起歐洲人。

 就像國內的人看不上鬼子。

 巴黎這裡比京城慢七個小時,他和俞飛鴻在酒店看電視,國內已是十月一國慶節。

 傍晚。

 勞倫-杜特龍請他們去盧布松餐廳吃飯。

 喬爾-盧布松被評為世紀廚師,他是拿米其林星最多的人。

 餐廳菜做的挺好,趙尋一摸盤子,皺著眉說:“細節還是不到位。”

 “你到餐廳吃飯,都摸盤子,這裡是法國,又不是國內。”俞飛鴻有些無語。

 趙尋說給勞倫聽:“熱菜要用熱盤子,這樣效果好一些,能鎖住菜的味道和新鮮。”

 勞倫-杜特龍認同他說的。

 ……

 《鋼琴教師》在法國首映,說實話,人不多。

 到場的華人不少,趙尋看到趙無極帶著妻子過來,他妻子年輕些。

 還看到因為種種原因移民到法國的作家,高先生。

 後來這位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電影放映後,法國觀眾很喜歡看《鋼琴教師》,趙尋回頭看觀眾反應,發現他們聚精會神盯著熒幕。

 這讓他內心得到滿足。

 小說寫的再好,沒人看,也是可惜的。

 電影拍的再好,觀眾不喜歡,也是浪費精力的。

 現在最起碼法國觀眾喜歡看。

 首映結束後,觀眾們拿著海報請他簽名,趙尋又拿出咸寧園主人章,他啪啪的往上蓋。

 趙無極把這一切看在眼裡,他和妻子說:“這位小趙,很會偷懶,也很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