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疆 作品

第131章 毫無破綻,怎麼拉攏

 秦川跟黃登貴握手,很平淡地道:“黃老闆也要換國產車當座駕?這一點你要學你哥哥,人家早就換上了國產頂級豪車當專車了。” 

 黃登貴賠笑,卻不接這個話題。 

 他就要看秦川今天怎麼拒絕這麼多人的“一番心意”。 

 然而,有一個問題他們還沒弄明白。 

 秦川不能拒絕在這裡買車嗎? 

 “這位是咱們淮陰市車展中心的負責人,國內外幾家大型車企都和他有聯繫,在淮陰市沒有人比他更瞭解這一行。”黃登貴介紹一個看著很氣派的男人。 

 秦川道:“這說明我們這個車展中心還是沒有做到深入群眾嘛。” 

 他指著一圈車輛問道:“距離我們沒多遠的廬州市,人家的車企在國際上都打開了一定的局面,為什麼在我們淮陰市沒有人家的展位?我前些天還看到人家在全國車展中心都找展位,難道我們淮陰市數百萬人口人家看不上?” 

 這就讓那負責人難堪了。 

 他不確定秦川是否知道上一次淮陰市的各類車的展覽市政府是否知道,但那次車展促使他們這個中心和幾家國際車企達成戰略合作。 

 在大型車展上他們這個車展中心當然要儘可能多的展示更多的車型,無論國內外的車他們都要儘量都安排在合適的位置。 

 但這種日常的展覽,他們要盡最大可能給國際車企尤其國際新能源車提供最多的展覽空間。 

 也就是國內的兩三家頂級車企才在這有展臺,利用淮陰市的交通,這些車企給消費者提供的補貼比較大,他們是有意要在繞著淮陰市周邊打造一個專屬於國際新能源車企的宣傳網。 

 廬州市那邊的車本來價格就比較便宜,沒錢在別人降價補貼的基礎上加大補貼力度。 

 比如一輛島南新能源車,如今打的招牌是他們也有“領先世界”的新能源車。 

 可實際上那就是個空殼子,原價已經降到十萬的車他們用新能源電池換掉原來的動力裝置。 

 然後他們就用十萬元的價格出售,這跟國內的新能源車比起來要什麼沒什麼,可人家降價了,大品牌傳統車子降價了,也是新能源,補貼還高,當然在一段時間內讓國內的車企沒法跟上他們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