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山 作品

第41章 揣測、推理、消息

 呂推官很少這麼倔強,今天在皇城司面前半點不讓,說什麼也不同意他們將祆廟中人帶走,他情知一旦祆廟的人被抓進皇城司必遭刑訊,刑訊之後不殘也廢了。 

 面對呂公孺的寸步不讓,段成義也不敢強行動手,一則,人家是朝廷命官,士大夫階層一員,沒有證據動呂公孺就等同於朝整個文官集團宣戰;二則,東萊呂氏的名號也不是白給的,呂公孺的叔祖呂蒙正在太宗年間就是頗受重用的宰相,呂蒙正臨終時向宋太宗唯一推薦的就是侄子呂夷簡,也就是呂公孺的父親。 

 呂夷簡在真宗、仁宗兩朝先後拜相,聲名赫赫。 

 呂家兩代宰相,無論家世、人脈、根基還是所屬陣營的勢力,段成義與呂公孺根本無法相比,就算他權柄夠重也惹不起呂公孺。 

 一旦硬碰硬,除非他段成義手裡有呂公孺通敵叛國這類重罪的實質證據,否則,吃虧的只能是他和皇城司。這時候段成義也沒想讓一旁的衛昶幫忙,推官的決定他一個胥吏是沒資格置喙的。 

 無奈之下,段成義在祆廟之內審訊,包括祆正在內的人都經過盤問,一時之間還真找不到祆廟通敵西夏的證據,而且西夏篤信佛教對於其他宗教並不感冒,對於祆教這些較為小眾宗教所給予的待遇遠不如大宋,祆廟與西夏虛與委蛇實在是看不出有什麼好處。 

 當然這不排除祆廟中某個人與西夏暗通款曲,那就簡單了,倉房主樑和正殿屋脊某處有動過的痕跡,這些天常去這兩處的都有誰一問便知。 

 正殿那裡去的人太多,但是倉房平日甚少有人去,只有一個小廝近日裡去的較頻。將這小廝帶走訊問,呂公孺是沒有提出意見的。 

 祆廟依舊要封閉,對外只說捉賊,祆正也不敢說什麼。皇城司留下人手看管,南衙的人隨著呂公孺一起退出,臨走段成義朝呂公孺拱手作別,呂公孺回禮後帶著一眾人等打道回府。 

 路上,衛昶離呂推官最近,見這位上官臉色尚好,就開口問道:“您,今天怎麼如此反感祆廟眾人要被刑訊的事兒啊?” 

 呂公孺扭頭看向他,問道:“你也是讀過書的,聽說過祝融嗎?” 

 “火神?與水神共工大戰那個?” 

 呂公孺搖搖頭說道:“祝融火神之名,源自他的官職,祝融本是黃帝坐下的火正,掌管火焰祭司。不過他們祭祀火不是因為那東西能烹飪吃食,而是崇拜火能給人間帶來光明,哪怕日月無光之時,火也可以照明世間。” 

 “祆廟崇拜的也是火!”衛昶好像想到了什麼,急急說道。 

 “孺子可教也!祆教崇拜的也是火,而且也是因為火帶來的光明。”呂公孺讚許的說道。 

 衛昶問:“您覺得祆教與上古祝融有關?” 

 “祝融後代建立了三個國,分別為上庸、大彭、豕圍,其中上庸國擅長冶煉、大彭國國力最強擅長征伐、豕圍國則掌管祭祀。”呂公孺看向衛昶繼續說道:“這三國後來被商王武丁滅了,倖免之人一路向西逃命逃了很遠,有些人就此不知所終。” 

 “這也跟祆教有關係?”話說到這裡,衛昶腦中根本找不到相應的解釋,只能呆呆的等呂推官繼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