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貓宅 作品

第71章 山豬(1)

 想去“巡邊”,就要做好一番準備。 

 根據已有的山豬襲擊報告,與馮宣幾人進行了一番遭遇戰可能出現的設想與推演。最後,我們開著兩輛軍卡,帶著足夠的彈藥和甜瓜,以及讓我一眼看到就抓在手裡不捨放開的三枚新型號攻堅彈。直奔那些盜搶了軍方的車輛,自行組隊離開營地來此的人與山豬相遇的地區。看著我手裡的彈筒,馮宣先是皺眉,最後還是點了點頭。大概比小汽車堅固得多的山豬,在我現體質條件、速度的前提下,完全可以用這個試試。 

 山豬(學名sus scrofa)。戰鬥力極強,食譜極廣。豬和人類是世界上少數的幾種不挑食的動物,這種特性帶來極大的生存優勢。曾有人說,如果沒有人類的突然崛起,霸佔地球的可能就是豬了。當然,直到今天,也沒有關於豬能像猩猩一樣,會自主利用工具的報道。 

 早在兩千年前,《詩經·小雅·漸漸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就描述了將帥們行軍打仗在路上遇到一群山豬。現代科技追蹤得知,山豬的活動範圍,可達50-300平方公里。就京城各區而言,現在除了朝陽區,哪個區的面積都在一群山豬的日常“通勤”範圍內。 

 國人對猛獸排序是“一豬、二熊、三老虎”,山豬的威脅程度絕對是排在熊和老虎之上的,因為山豬的性子特別獰,熊和老虎知道你不好惹還會逃走,山豬就直接和你不死不休的。 

 汽車沿著公路疾馳,馮宣不斷地用手機拍攝,觀察著路上植物藤蔓的生長。那些或粗或細的藤蔓,竟然沒有去纏那些高大的樹木,只是在橋柱、燈柱上不斷纏繞。沒有纏繞之處時,便匍匐於地面、橋面,沿著路面向四周“爬行”。若不是藤蔓還過於纖嫩,路面已經無法行車了。但根據過往對藤蔓的認知,老化、硬化,是早晚的事。並且,有些斷藤在脫離本枝後,還能自行尋找土地,紮根重生,仿若有了智慧一般。這就不免讓人脊背陣陣發涼。 

 那些人與山豬相遇的地區,離古城不過百多公里,但現在的路已經不是末世前的通暢,這個距離也足足趕了三個多小時。面對已經開始準備提前下班回家的太陽,我們必須找個晚上可以落腳的地方了。 

 從公路匝道下來,道路邊上的路標指示前面是西鄉。這裡雖然看著偏些,但因前面幾十裡就是原本的山林,引得許多人在此建了別墅,蓋了新樓,一時竟也呈現出一派低奢的繁榮。今日,整個西鄉靜悄悄的,除了躲在屋裡、暗處的喪屍,已經沒有一個活人在此出現。剛蓋好幾年還沒賣出一小半的別墅、樓區,就空到了今天,成為村裡喪屍經常遊蕩檢閱的地方。 

 別墅基本為三層,由於是依小山而建,所以每層的景緻都各有不同。當時的宣傳語可是“靠山高遠,前景開闊,位高顯赫,財源廣納,永保安康”的寶地樂土。 

 挑了一間從外面看相對“乾淨”的,位置在路口稍裡的別墅。沒動槍,沒動刀,我只是將在裡面流連的喪屍轟了出去。將兩輛車並排頭向院門停穩,馮宣三人進了樓,準備煮點速食。我則來到樓頂平臺,隨意的靠坐在煙道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