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留香 作品

八十 祂睜眼了

 在這期間,連續有艦載機被彈射升空後,向四周散開,有的朝遠處飛去,執行防禦任務,有的就圍繞在航母戰鬥群的外圈,防止機械眼逃離。

 這次對敵發起突然打擊,務必要將所有機械眼殲滅。

 在昨天晚上制定戰術時,對於艦載機的使用有很大爭議。

 開始,很多軍官認為應該在對機械眼發動打擊前,將所有大黃蜂放出去,在艦隊對敵發起打擊時,戰鬥機可以協助作戰。

 但愛德華多上校認為這樣不妥,艦載機全部起飛會讓機械眼有所警惕,也會把機械眼分散,不利於艦隊對其展開密集打擊。

 而且艦載機密集在航母上方和四周,會造成空間上的擁擠,不利於艦隊發起密集攻擊,如果艦載機起飛後向四周疏散,那就等於帶著機械眼一起疏散。

 雖說航空母艦整個艦隊的導彈有自我識別能力,不會攻擊己方的戰鬥機和艦船,但在航空母艦上方過多密集戰鬥機,誰也不能確定會不會產生誤傷。

 但作為航母的超級打手,愛德華多上校認為,艦載機必須在開戰後不斷彈射出去,那時艦隊的第一波攻擊已經轟出,這時艦載機起飛基本上不會發生誤傷,如果艦隊的第一波攻擊能將機械眼全部擊落當然最好,如果不能,戰機可以執行參與圍剿機械眼,還可以散落在四周,防止機械眼逃跑。

 當然這些只是計劃,現代式的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戰鬥機部隊也需要有及時調整對敵打擊的能力,不能死守條例。

 有人對此表示反對,認為戰鬥打響,艦載機向外投放,有可能會被敵人趁亂擊中。

 愛德華多上校認為,在戰時投放艦載機的戰例,在二戰期間就有很多,平時也常有這個方面的演練,在戰機被彈射時,艦隊的艦炮可以為起飛的戰機提供安全空間,戰機起飛後就會成為艦隊的拳頭。

 空中不斷傳來爆炸聲,又有三隻機械眼被驅逐艦上的艦對空導彈擊中爆炸,掉入大海,跟蹤追擊的導彈也一起追著衝進海里爆炸,這對於艦員們來說很新奇,之前大家只是看過演習中的導彈攻擊模擬敵人,此時上百枚導彈在海面上、半空裡飛舞交錯,很多平時意想不到的畫面迭出。

 “轟!”

 剛剛被一隻機械眼自殺性攻擊擊中的【巨錘號】護衛艦,再一次被一隻自殺式的機械眼擊中,這一次被擊中的位置是艦炮,頓時近防能力被打掉,無法打出“密集陣”,剩下的那些逃過第一波導彈攻擊的機械眼,似乎是得到召喚,有幾隻距離這艘戰艦近的機械眼立即圍了過來。

 經過第一輪打擊,有一半的機械眼被導彈或密集陣擊中墜入大海,此時有三四隻朝【巨錘號】護衛艦衝去,不停地發射赤色長矛攻擊,另有幾隻想要逃離,那些已經升空的戰機見狀,立即配合導彈展開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