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少俠的劍 作品

第53章 七零年代奮鬥記(完+番外)

 至於那些來晚的人,有的乾脆在座位兩側的走道上席地而坐,更有甚者甚至躲進記者群裡試圖矇混過關。 

 這場報告會還有幾位特殊的客人,《數學年刊》的編輯部,報告會後,他們會組織評審團,綜合會議記錄對水淼的論文進行同時獨立審稿,最後彙總審稿意見,決定他的論文是否通過。 

 可以說,水淼把他的群構法講清楚是這篇論文順利過稿的關鍵了。 

 水淼就站在後臺,再過幾分鐘,他便會站在全世界目光下,為這一世紀難題畫下句點。 

 李伯符朝著他做了一個可以上臺的手勢,水淼西裝革履地走上演講臺,面對眾人或期待或懷疑的表情,他神色從容,絲毫沒有一絲怯場。 

 水淼在開場白結束,直接進入正題。 

 “所謂群構法,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循環群的概念,從整體上出發研究無限性的問題……” 

 群構法的理論非常關鍵,這是對素數問題適用性的基石。因此這一部分的內容,水淼講解的格外細緻,儘可能將每一個點都講清楚。 

 而坐在臺下的人,無論是受邀到訪的學者,還是不請自來的學生,都聽的很認真。 

 ……整個報告水淼在一個小時內完成,但是提問環節,整整持續了三個小時,才讓大家都接受了群構法以及哥猜被證明的事實。 

 晚上的宴會上,華老走到水淼邊上:“這真的是一個無與倫比的日子,不是嗎。” 

 “的確,意義非凡的一天。” 

 “我很好奇,下一步,你會朝著哪個山頭髮出挑戰。” 

 水淼一口氣將杯中的紅酒一飲而盡:“從明天開始,我會先放下數學,從頭開始學物理!” 

 …… 

 “當初您是懷著什麼樣的想法從數學跨越到物理的呢?” 

 2024年2月5日,在水淼B大的房子裡,已經將滿70高齡的水淼正在接受華國電視臺的採訪。一位面容嚴肅的中年主持人問出這樣的問題。 

 “當時的我,幾乎拿到了所有國際數學獎項,領導接見了我,誇我為國爭光了。他說在數學領域,讓世界知道了華國人的智慧,可惜諾貝爾獎沒有數學獎項。” 

 “他問我有沒有興趣為國家做道題目。我自然滿口答應了。”說到這裡,水淼笑了出來,“當時多麼年輕啊,想都不想都答應了,領導說,證明了納維-斯托克斯方程,諾貝爾物理獎就有望了。我要證明的就是納維-斯托克斯方程。” 

 “所以當時是為了諾貝爾獎嗎?”主持人問道。 

 “當然不是,是為了提升國人的信心,當時各種風氣進來了,都想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我自己聽到這些言論都一肚子氣呢,那時候我算是數學界第一人了,哪裡聽得了這些?!” 

 水淼面露懷念:“當時的諾貝爾是世界第一大獎,但是華國未曾獲得過一枚獎牌。我就想拿到一枚獎牌,外國人行的,華國人怎麼不行了?!我就答應領導了。” 

 “自從您開完哥德巴赫猜想報告會後,花費八年時間,證明了納維-斯托克斯方程,時隔一年,憑藉這項成果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您也兌現了承諾。但是後來好像沒有見您繼續在數學上研究了?之後是去做什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