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老師 作品

第九八二章 意外驚喜

 

一舉兩得!

 

隨著九一年蘇聯解體,美國遭遇經濟衰退,巴t組織就徹底的失去了存在價值,從九一年開始,中g有資格從國外進口許多先進的設備;九三年十一月,巴t成員國的高級官員在荷蘭舉行會議,一致認為巴t組織已經失去繼續存在的理由,但何時解散?還需要老大拍板。

 

九四年愚人節這一天,巴t組織將被解散!

 

九六年將被瓦s納協定代替,但重生者忘記了具體月份?

 

日本政府和東芝半導體設備公司也不知道巴t組織正式解散的準確日期?

 

重生者明白,這二年左右的寶貴時間就是國內一個難得的進口高新技術的窗口期,孫健還要耗費巨資,提前將gCA生產的8英寸晶圓和180n製程工藝的半導體生產線引進來,藉助於BseC的雙工作臺系統和浸潤式光刻系統,打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國內進口半導體生產線的技術限制。

 

12英寸晶圓好像千禧年以後才問世!

 

東芝半導體設備公司本身也沒有能力生產半導體生產線中最核心的光刻機,只能購買尼康和佳能生產的高端和中端光刻機,還購買其他半導體設備廠生產的設備,生產高端和中端半導體生產線。

 

昔日光刻機的龍頭老大gCA如今只能批量生產8英寸晶圓和500n製程工藝的光刻機,光刻機高端市場被生產8英寸晶圓和350n製程工藝的尼康光刻機搶走,如今只能在中端市場與佳能、日立、ultratech、svg和AsmL等競爭。

 

要想奪回光刻機的高端市場,gCA只能靠光刻機半導體研究院研製成功適應8英寸晶圓和500n製程工藝的磁懸浮式雙工作臺系統,一舉突破8英寸晶圓和500n製程工藝的瓶頸,研製成功8英寸晶圓和350n製程工藝的光刻機。

 

重生者先後參股Cyr、memC和zeisssmtAg,就是給gCA一個重獲新生的機會,幫助美國公司在光刻機上同日本公司競爭!

 

半導體產業是國家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工業生產能力的綜合表現,成為國家的戰略產業,BseC的技術實力比gCA相差甚遠,要不是在重生者的指導下研製成功光刻機雙工作臺系統,與gCA談判的資格都沒有。

 

寄希望BseC在幾年內對nikon和gCA實行彎道超車,成為世界第一的光刻機公司只是一種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