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老師 作品

第630章 李書記要見孫健

 

一位頭髮花白,瘦長的男人從木質沙發上站起身,沒有移動腳步,一雙深邃的大眼,望著一臉陽光,身穿白色短袖襯衫、棕色亞麻長褲和棕色皮鞋的孫健。

 

李書記對孫健的第一印象是年輕自信,突然感覺自己老了。

 

這個時代,鵬城市委和市政府在一起辦公,二零零四年,市政府(包括市人大)才搬到位於福中三路鵬南大道北邊的市民中心辦公,市委還是在老地方辦公。

 

七八年的改革開放,讓封閉的中國走進了陽光明媚的春天,春天裡的故事則是從寶安縣南頭半島的蛇口開始的,提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袁根領導開發蛇口工業區的成功,才奠定了國家發展特區的想法。

 

七九年三月,國家批准粵省寶安縣與珠海縣改為鵬城市和珠城市。

 

八零年八月,國務院設立鵬城、珠城、鮀城和新城等四個經濟特區。

 

前世,鵬城特區發展的前十年,“一把手”均由粵省籍官員出任,同時兼任市高官、市長職務,出現“黨政合一”的特殊局面。

 

鵬城特區第一任市高官是三六年參加革命的吳書記,吳被委派兼任鵬城市高官、鵬城市市長,顯示國家對經濟特區的重視,但吳書記在鵬城的任期並不長,市高官、市長兩職兼顧僅九個月時間,就全數交接給第二任梁書記。

 

三六年入黨的梁書記帶著粵省常委的頭銜來到鵬城,任期內,鵬城升格為副省級城市。

 

在鵬城真正打開局面的是梁書記,他被稱為創建鵬城特區最苦時期的“苦官”,是鵬城人永遠懷念的“拓荒牛”,鵬城當時的五十三層的第一高樓“國際商業大廈”就是梁書記的傑作!

 

上任前,領導人明確的告訴李書記,鵬城特區是開放窗口和改革試驗區,要大膽突破和制度創新,在改革開放中允許突破一些不合時宜、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規章制度;並且明確了對於一些重大的緊急問題和政策措施,鵬城特區在報粵省委和省政府的同時,可以直接向高層請示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