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老師 作品

第二九章 孫家(下)





錢不能從天上掉下來!





孫母平時晚上就要將換下的髒衣服洗出來,晾曬在內陽臺上,第二天一早給孩子們準備早飯後,二人就急匆匆的騎車上班去了。





孫父和孫母不管颳風下雨都騎自行車上下班,單位就不需要為他(她)倆出錢購買江鋼通勤的內部月票(五元錢中公家出三元),就給每輛自行車補助二元,一年就是二十四元,十年就是二百四十元,孫父和孫母買自行車的費用早就補助回來了。





父母騎車上下班對身體有好處,還能防止腦萎縮,孫健不會干涉。





這個時代,江鋼工人超過五成都是騎自行車上下班,一到上班下班的時候,數萬輛自行車(江鋼鼎盛時期有十多萬職工)從主席像佇立的大門口進出,如同自行車的海洋,一路騎行,佔據了單向二車道的一股車道,成為十里鋼城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孫健小時候就多次坐過父親的自行車到廠裡大澡堂洗過熱水澡,這個時代,自行車前後帶二個小孩很常見,沒有警察叔叔會上前攔住,馬路上除了拖著長辮子的電車外,機動車很少!





上班騎車既不擔心遲到,下班買菜也方便,既環保又能鍛鍊身體,這個時代的天都是藍的!





這個時代的永久和飛鴿自行車質量很好,真材實料,前世,孫父的永久自行車用了四十多年,三腳架還是好的,還能服役。





孫父一般一個月左右就會將二輛自行車維修一下,給鏈條上油,剎車修一下,螺絲緊一下;一年左右一大修,換剎車皮,摸一下外胎,是否有石頭和鐵釘之類?內胎是否有沙眼?換軸承中破損的鋼珠,重新上機油,鏈條放進柴油中浸泡。





在孫父的細心保養之下,孫父孫母的自行車很少碰到半路突然壞了,就是夏天突然爆胎或被路上的釘子扎破車胎,沿途都有修車師傅,要是時間趕不贏,就將車子丟給修車師傅,坐上另一輛自行車去上班,下班回來再取車。





這個時代做生意的職業道德高些,就是街上的小販也很少玩秤,前世街道上挑擔子賣水果的九成是七兩秤,一成是八兩秤,老百姓貪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