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一念 作品

第33章 張遼:董曜就是我的明主

  董曜深知機會來了,胡軫那邊也來信,言明不好對付。

  張遼這邊有著反賊中的最大破綻,擊破兩人的同時,他也可以抓住機會,直擊袁紹。

  當即他便回信,讓張遼無需顧忌,儘可能打擊敵人。

  但用兵之道,虛虛實實,臨行前切記要三思。

  另外公孫瓚性格暴躁,喜怒無常。

  韓馥雖說是一洲刺史,性格卻懦弱,沒有任何主見。

  若是要對二人進行打擊,可選擇韓馥。

  以防日後袁紹崛起,韓馥必須得死。

  只有這樣,才能讓袁紹和公孫瓚二虎相爭,爭奪冀州。

  軒轅關。

  張遼看過董曜來信,內心興奮無比,董曜就是他的明主。

  這就是來自於上級的信任,是他從董卓那裡得不到的東西。

  不僅讓他放手去做,甚至還給他分析了兩人性格,這正是他需要的東西。

  不得不說董曜十分有遠見,韓馥懦弱,倘若他此戰殺了公孫瓚。

  憑藉袁紹的能力,韓馥在冀州又豈是他的對手。

  但公孫瓚就不一樣,這個人能力很強,算是留給袁紹一個勁敵。

  “誰願意悄悄去敵營走一趟?”

  張遼拿起筆寫書信兩封,讓人分別送給公孫瓚和韓馥。

  韓馥看到張遼來信,不激動那是假的。

  他與公孫瓚有仇,這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

  有公孫瓚在的日子,他寢食難安。

  袁紹將他和公孫瓚綁在一起,不就是想讓二人內訌嗎?

  此時機會來了,那就真的內訌給袁紹看。

  張遼信中言明要除掉公孫瓚,到時候他作壁上觀即可。

  如張遼真能成,公孫瓚一死,他也能安心許多。

  他迅速回信,表明自己絕不會對公孫瓚支援。

  恰巧此時,公孫瓚也收到張遼來信。

  他的想法與韓馥如出一轍,但卻做了其他準備。

  所有士卒枕戈待旦,雖說張遼是要襲擊韓馥。

  但他也不能不防,萬一張遼目標不是韓馥,而是他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