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玄子 作品

第142章 道之生活

 們突然看到一個人出現在自己的感知內,磁場與磁場的 

 虛存波頻在交錯的那一刻,我們的心靈就收到了知覺反 

 應,簡單的說就是印象,這個知覺反應是喜或是厭,是 

 善或是惡,這個印象就會作用在我們的心靈中,告訴你 

 該怎麼做了,無需思考,沒有過程,只要我們神清心靜 

 就可以清晰的收到這個印象心聲,繼而服從心願而為, 

 直覺是心靈覺察後發出的心聲,是生物磁場的連接,心 

 靈告訴你的結果,就是事物的結果,是真實客觀的。 

 認識自己就是認識心靈,瞭解工具,心靈意會的是 

 刻骨銘心的,無需記憶,無需思考,渾然一體,精神體 

 生物系統是複雜玄奧的,神妙而奇異,每一個起心動念 

 的作用力都會影響生物磁場的感知和覺察後的心聲,能 

 運動的是本能,能清靜的是智慧,思維是大腦的本能, 

 是識別和記憶的,心靈是精神之體,是智慧的出處,當 

 烏鴉看到狹縫內的蟲子,它就會思考要多長多粗的樹枝 

 來挑出蟲子,收穫食物,無論你大腦有多發達,創造了 

 多少事物,這都是本能,非覺慧,本能沒有情感,只會 

 模仿只會複製,愛因斯坦從自然微觀世界中發現了原子 

 能,繼而轉換複製到現實中來,製造出核武器,核武器 

 是用來幹嘛的,它要毀滅世界毀滅蒼生嗎,這就是本能 

 它沒有情感,不在乎有為的後果,當我們灰飛煙滅在核 

 彈中,你還會認為他是偉大的科學家嗎?同理等等等。 

 無為法是天地大道的自然法則智慧,所有的行為都 

 是為了造化,而非毀滅,看看歷史上的有為法在那裡, 

 在來看看聖人的無為法就在我們眼前與時空同在,未來 

 也已然,所以我們要效仿自然,感悟大道之法,體悟天 

 地覺察大自然的無字天書,就是人類先天的無為導師。 

 這才是我們真正該尊重該敬畏的存在。 

 覺者,悟也,身感體悟後的意會在心靈,就是覺悟 

 ,非學習,能覺察自我就是打開精神世界的大門,你就 

 是智慧生物,是真情慈愛無為的。反至就是本能生物, 

 無情殘暴,毀滅佔有,是意識慾望影像虛幻的傀儡。 

 意識是大腦記憶識別事物相色的虛幻畫面,什麼是 

 虛幻呢,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嗅到的、舌頭 

 品味的、身體觸摸的,感官收到的一系列信息畫面在大 

 腦中留下的影像,觸發情緒意動而識別,這就是意識, 

 意識的畫面是虛擬的,是事物的影像,是水中的月亮, 

 鏡中的花,像夢幻一樣在腦海中流淌,這就是虛幻,用 

 佛法的一句話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亦露亦如電 

 ,應作如始觀。這裡的觀就是觀本,本即心,外觀是指 

 觀物源本始,你會說我的房子、車子、票子、位子,這 

 都是真實存在的,怎麼會是虛幻的呢?這些不都是腦海 

 意識記憶中的畫面嗎,只不過是發生了相位上的轉移, 

 由影像轉移到你可以觸摸的真實,虛幻的起始來源沒變 

 ,仍然是影像,像電影的系列畫面一樣,可以讓人看的 

 歡愉,看的悲傷,時而哭時而笑,瘋瘋癲癲,它本來就 

 是虛幻的東西,你卻是把它當成了真實,愚昧嗎,悲哀 

 嗎,迷茫嗎,焦慮嗎,虛實一系列的行為舉動,都是記 

 憶複製影像,意動的情緒支配欲發成望,牽引著你去滿 

 足畫面複製,達到慾望的滿足,有為法用腦就是這樣一 

 次次的去複製成癮,沒有知覺情感永無止境胡作非為, 

 這就是人生苦惱迷茫悲痛的根源。用心則不然。 

 何以用心,用心就要修,修正六識工具帶給我們的 

 工具依賴路徑,依賴是偏愛是習慣,是執著是癮魂,後 

 天的教育和社會影響,在我們的腦海中形成的價值定義 

 ,生活習性,認知觀念等等,這種影像記憶複製時的作 

 用力壓制了心靈的心聲,這個情緒激發的作用力是根深 

 蒂固的,我們總是在左右為難,這個事要不要幹,在神 

 使鬼差下稀裡糊塗的就幹了,這個干時的猶豫,就是心 

 靈和工具記憶在做支配權的鬥爭,剎那間的最終結果是 

 我們服從了欲發成望的習慣性執著,比如吃飯,我們人 

 人都有真切的體會,肚子餓了我們就會吃飯,一碗飯下 

 肚,飢餓感消失了,這個飢餓和飽腹的知覺感受就是心 

 靈發出的,吃和停,腦海記憶沒有感受,只有記憶,當 

 意識記憶接收到可複製的對象畫面時,就欲發成望,情 

 緒爆發,剎那間的心腦鬥爭,我們屈服了慾望的力量, 

 原本心聲告訴你我已經吃飽了,飢餓感消失,然而我們 

 會身不由己的去繼續大吃大喝,看著山珍美味難以抑制 

 ,第二碗、第三碗,一杯又一杯,大腦不知道你的肚皮 

 有多大,它只管複製慾望的滿足,直至超越心靈的承受 

 力,造成了生物磁場的翻滾振盪,心靈給你的反噬,是 

 最後的心靈自我保護,是上吐下瀉,否則就會磁場潰散 

 命危,簡單的說就是要撐死了,如果我們在飢餓感消失 

 的那一刻就停下進食,就是服從了心靈的意願,從飢餓 

 到飽腹如願以償,事事同理,只要我們服從了心靈的心 

 聲意願,我們不就事事如願了,心靈自然滿足愉悅。 

 何以傾聽心靈的心聲,能動是意識的本能,能靜是 

 心靈的智慧。聖人說為學者日溢,溢則亦滿,滿則亦散 

 ,散則亦亂,亂者天下患。為道者日簡,簡至微,微至 

 空,空則靜,靜者天下寧。大腦意識的能動性是意識工 

 具本身的自性,無論是清醒還是睡覺腦海意識都是一刻 

 不停的運動,這是意識的職責,它只管記憶複製識別思 

 考,當這個工具不受心靈的支配時,身險命危也。飢餓 

 到飽腹的覺感,就是心聲,是磁場的波射,它不需要記 

 憶,更不需要思考,這個覺知感是本意,是心聲,這就 

 是我們的本心,本心即真,就是真心。意識記憶驅動的 

 影像複製,是虛是假是幻。語言表達的意向我們可以從 

 眼睛的神蘊中窺探是心意還是思考加工後的相意,思考 

 的意圖和心靈的意圖,我們就可以區分的一目瞭然。 

 心靈的本意是靜的,被我們紛繁雜亂的工具記憶擾 

 亂了,讓我們的心靈靜下來,何以靜?事來則應,事過 

 翻篇,不往心裡去,不在心中留,心不納物則靜,神不 

 思理則清,神清心靜的意境中心聲一目瞭然,傾聽繼而 

 服從響應,順應本心真意,我們就明心了,明心自然見 

 性,在明心見性的覺知意境中領悟善巧妙用,至此我們 

 就打開了智慧的大門,跨入智慧生物的種群,否則我們 

 就是本能生物,是慾望的工具人,是物質的傀儡,是為 

 學日溢者的韭菜和羊毛,是強權的枯骨炮灰。是土匪強 

 盜們驕淫奢飾生活的奉獻者,你很勤勞你很偉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