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5 章 永樂

 公元14.2年,歲在壬午,龍年伊始。一月初十,朱棣親率大軍繞過徐州,如疾風驟雨般突襲宿州。南軍猝不及防,遭遇慘敗。一月十二日,燕軍與南軍又於齊眉山展開激戰,但燕軍卻在此戰中失利,將領李斌戰死,全軍士氣陷入低谷。

 值此危急關頭,眾將領紛紛懇請朱棣撤軍北歸,以保存實力。然而,朱棣深知,若此時不能一鼓作氣攻克應天,恐怕再無良機。他目光堅定,高聲對全體將士喊道:“諸位勇士,如今我等己無路可退。要麼光榮地贏得勝利,要麼憋屈地死去。而我們,唯有選擇前者!”

 朱棣的話語如同驚雷,震撼著每一個將士的心靈,他們激昂地歡呼著,鬥志被徹底點燃,一月二十五日,朱棣果斷派出一支精銳部隊,奇襲平安軍,並將其重重圍困。

 與此同時,建文帝一方聽聞燕軍大敗的傳聞,誤以為燕軍己無力再戰,遂將久經沙場的老將徐輝祖召回,命其前往抗擊倭寇。

 這無疑給了朱棣絕佳的戰機。在成功困住平安軍之後,何福所部前來救援,不料卻落入朱棣精心佈下的陷阱,遭遇伏擊,大敗而逃,燕軍乘勝追擊,勢如破竹。

 平安軍被困多日後,軍中糧草幾乎消耗殆盡,眼看就要斷糧,平安心急如焚。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決定率領部隊發動一次突襲,以求突破重圍,並與外界取得聯繫獲得補給。為了確保這次突襲能夠成功,平安精心策劃了一番,並約定以三聲炮響作為信號。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喜歡捉弄人。就在第二天,燕軍突然對平安軍的營寨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巧合的是,燕軍的進攻恰好也發出了三聲炮響。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平安軍的各部誤以為是突襲的信號己經響起,於是他們紛紛不顧一切地衝出營地,向燕軍殺去。

 可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其實是一個誤會。由於缺乏統一的指揮和協調,平安軍的這次突襲變得混亂不堪,完全無法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相反,燕軍則趁機利用這個機會,迅速組織起有效的防禦和反擊,將平安軍打得落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