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2 章 漁業

 東宋篷萊東部海域。

 蒙向楓身形挺拔如松,穩穩地站立於風帆船高聳入雲的桅杆之巔。他手中緊握著那架精緻的單筒望遠鏡,目光如鷹隼般銳利,透過鏡片嚴密掃視著遼闊無垠、波濤洶湧的海平面。

 熾熱而耀眼的陽光無情地灑落在他身上,長時間的凝視讓他雙眼感到陣陣刺痛。然而,他不敢有絲毫鬆懈,只是微微眯起眼,輕輕揉搓幾下後便立刻重新投入到對海面的搜尋之中,生怕錯過任何一絲有關鯨魚出沒的蛛絲馬跡。

 別看蒙向楓年僅十八歲,卻己擁有多年出海捕鯨的經驗。自兩年前踏入這片海洋領域以來,他歷經無數次驚濤駭浪與生死考驗,憑藉著頑強毅力和卓越技巧,一次次成功捕獲巨大鯨魚,逐漸嶄露頭角並證明了自己非凡的能力。

 蒙向楓出生於東蓬萊行省萊州府(現今位於澳大利亞班德堡市),其家族世世代代都以捕魚為生,並經常往返於海陸之間。

 近年來,由於東蓬萊政府積極推動海洋捕撈業發展,不僅極力倡導漁民們為本地區人民駕船捕魚,而且還主動為他們供應漁船等設備和資源支持。

 大約兩年之前,一批來自北方臨安城的西洋夷人(實際上就是西亞人)抵達這裡。據說這些人是受僱於遙遠西方某個國家,專程前來傳授當地人如何捕獵海中巨獸——鯨魚的技巧。

 由於蒙向楓年紀尚輕且頭腦靈活聰慧過人,所以他成功地脫穎而出,成為了其中一員,並與其他一百多位同伴一同隨這些西洋夷人出海獵鯨。

 當他們第一次與這些夷人通力協作,於浩渺深邃的大海之中成功獵捕到一頭如房屋般龐大的鯨魚之時,在場眾人皆瞠目結舌,被眼前這一幕深深震撼。如此體型碩大的魚類,恐怕就算有成千上萬之人共同享用,也難以將其一餐而盡吧!

 然而此時此刻,船上那群來自異域他鄉的夷人們以及幾位從臨安城中天機學院而來的工匠師傅們,卻對他們這樣天真幼稚的念頭嗤之以鼻,並報以陣陣嘲笑聲。這些見多識廣之人紛紛表示道:“鯨魚真正寶貴之處並不在於其數量驚人的魚肉本身,而在於它身軀之上所蘊藏著的那一腔鯨油!此乃一種極為關鍵且不可或缺的工業用油脂啊!不僅能夠應用於皮革製造工藝流程當中,同時亦可在回火浴(即鍊鋼所需)以及各類高精尖器械潤滑處理等領域發揮舉足輕重之作用呢。待得經過加氫處理之後,還能搖身一變成為製作美食以及生產肥皂、蠟燭等生活用品必不可少之原材料喲!”

 另外,鯨魚無論是骨、皮、肉(並不好吃,吃起來像有魚腥味的獸肉)、須,還是油、奶等都是重要的食品、化工原料,即使利用後的渣滓,也可用來作肥料。鯨魚的全身都可以為人所用,鯨肉可以研成粗粉當做飼料,製造人造纖維,鯨皮還可以用來做衣服和皮包,鯨骨可以製成肥料,內臟可以提取藥物。鯨鬚可以製成很多物品,如刷子、婦女的胸衣,還有傘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