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轉眼春光如許

 永康二十四年,早春二月。

 轉眼草長鶯飛,柳芽初發,春鳥鳴。

 遙想去年多事之秋,二皇子的回宮引得朝中局勢驟變,也讓宮中暗流湧動。

 五皇子因古塞國的議和使者在皇宮內被暗殺,為了平息此事,被迫成婚並遠赴古塞國,定居於異域他鄉。

 如今,宮中只餘已成為清秋閣中書令的冀王二皇子、位居參知政事的晏王岑思卿,以及剛滿半歲的十皇子。

 又逢去年冬至,初綻頭角的翎妃在榮和宮為十皇子祈福之際,與岑思卿遭遇暗殺。此事,令岑思卿因此身負重傷,順妃因疏忽之過被貶為順嬪。

 然禍兮福所倚,此次事件卻讓一切的幕後主使者——皇后重掌後宮大權,也使翎妃升為翎貴妃,並被賦予協理後宮之權。同時,已故多年的榮妃也在和親風波中得以復位。

 就在宮中勢力爭鋒、人心不安之際,皇帝為化解天象之說,親自為二皇子岑逸承與吏部侍郎之女西陵蓉惠、七皇子岑思卿與蕭楚曦下旨賜婚。並於去年除夕,在宮中舉辦了盛大的婚禮慶典,以賀兩對佳偶締結良緣。也終於,為宮廷帶來一絲歡愉和祥瑞之氣。

 自成婚以來,岑思卿一直信守著與蕭楚曦的約定,二人相敬如賓。

 白日裡,岑思卿忙碌於清秋閣內,勤於朝務。入夜,儘管與蕭楚曦同處一室,卻始終保持著分榻而眠、不越界的原則。

 岑思卿將房內唯一的床榻讓給了蕭楚曦,自己則一直席地而睡。天寒地凍,仍堅持不移,也因此讓他染了春寒。於是,岑思卿以不想將病氣過給蕭楚曦為由,數日前便獨自搬回了偏殿。

 雖染風寒,但岑思卿初入清秋閣不敢懈怠,每日早出晚歸。因此,蕭楚曦已有幾日未曾見到過岑思卿了。

 這日一早,巧兒為蕭楚曦備好早膳。

 蕭楚曦看著滿桌的食物,緩緩坐下問道:“你今日可見過他了?”

 巧兒知道,蕭楚曦口中的“他”是指岑思卿,於是點頭答道:“今日清晨,晏王殿下用過早飯便去清秋閣了。”

 蕭楚曦卻嘆息一聲,自語道:“都這麼久了,為何一點消息都沒有?”

 巧兒在旁聽得困惑,輕聲問:“小姐,你說什麼呢?什麼消息?”

 蕭楚曦搖頭,沒有回答。她回想成婚那夜,岑思卿允諾自己的事情。一旦岑思卿入職清秋閣,便會找機會幫她查與施炁相關的過往案卷。

 蕭楚曦懷著期待,希望通過施炁之案,岑思卿能夠為她順勢調查當年施家的案情。然而,兩個月過去了,進展甚微,讓她漸漸有些耐不住性子。

 “小姐,快點用早膳吧,不然就涼了。”巧兒在一旁提醒道。

 蕭楚曦瞥了一眼早膳,對眼前的食物沒有任何興趣。她入宮,並不是為了錦衣玉食、榮華富貴的生活,若是如此,她大可以嫁給二皇子。但禁不住巧兒的一再催促,蕭楚曦只好淺淺嘗了一口。

 只是吃了一口這炸的酥脆的春捲,蕭楚曦便察覺到了一絲不一樣。她又嚐了嚐其它菜品,然後看向巧兒說道:“我說你怎麼催著我吃呢,這些都是你一早做的?”

 巧兒知道,蕭楚曦嚐出了熟悉的味道,於是搖頭笑著說道:“不是奴婢準備的,但確實是我們府上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