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牛去洗澡 作品

第18章 娃娃親

 歐陽達又好氣又好笑看著他頂嘴的兒子,一想也是這個理。

 星期二放學回家,是他們工作第三天了。很多小木板已經組合成大木板了!他們把要拼接的木板,擔在兩個加工架的跳板上,擺好成拼一塊,用墨簽在第一塊板的正中位置,從板邊畫兩條線,兩條組成一個“人”字。這樣的目的,是為了確定木板的順序,鑽好眼後就不會拼錯板。然後把要拼接的縫口,隔二十多公分,畫上一條線。然後把板側立起來,用角尺把平面畫的線角到側立面來,然後在側立面中間又畫了一點線,變成一個個的“十”字點。

 “十”字點處鑽五毫米左右的眼。鑽頭是一顆大鐵釘加工而成的,把大鐵丁的帽子砸掉,磨平,把鐵釘尖砸扁,有五毫米左右,然後再把鐵釘頭子磨鋒利。鑽架子像一個木頭十字架,水平木塊是六十公分長,八公分寬,一公分厚的木塊。木塊正中間有一個兩公分的圓洞,圓洞裡插著一條直徑兩公分的青岡樹的樹枝木做的鑽頭旋轉杆,樹枝木旋轉杆長有一米左右,上方一公分處有一個橫穿小洞。青岡木的木質堅硬,他們的刨子也都是用青岡樹的木頭加工製作而成。水平木塊兩邊各有一個小洞,小洞裡拴著直徑三毫米長度一米六左右繩子的兩頭。繩子中間穿過旋轉杆的上頭,繩子和水平木架構成了一個底邊長六十公分,腰斜邊長八十公分的等腰三角形。旋轉杆把這個等腰三角形垂直中分。旋轉杆的下方,是一個破開十字型,把釘子加工的鑽頭插裡面,用細麻繩把木杆下口綁緊,一圈一圈的線頭,看著讓人聯想起來以前紅軍長征時候的綁腿。這樣綁後鑽頭就被旋轉木杆夾緊了!

 木鑽使用的時候,把鑽頭對準要鑽的點,把橫木塊順時針繞著旋轉杆纏繞,直到繩子繞緊。繩子已經纏繞著旋轉杆像麻花一樣了。水平木塊也上升到最高位置,然後用力往下一壓,鑽頭就鑽進了木頭裡。壓下之後,繩子的慣性有逆時針纏繞著旋轉杆,把水平木塊又拉伸到最高位置,然後再往下壓,鑽頭又繼續反方向往木頭裡鑽。然後順著彈力慣性,繩子又順時針絞在旋轉杆上,一直把洞鑽到位。然後在洞裡插上加工好的圓形竹籤,竹籤比五毫米洞稍微大一點點,用錘子砸進洞裡,把另外一塊木板的洞對應上,再砸進來,兩塊小板就拼成一塊板了,然後再按這種方法加板,一塊大木板就加工好了!

 我也爭取到鑽洞的資格,幫忙幹活,幹得頭頭是道。後來做隼頭,用鑿子打卯眼,我都學著幫忙做,一上手就會。把歐陽老頭給樂得,

他越看我越喜歡,認定此子今後必有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