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餘李盼 作品

第138章 她是我女朋友

  “李盼,加油!自由發揮就好!”陳曦在一旁鼓勵。

  “嗯,知道。”盼兒小聲回答,但是心裡沒底。

  走上講臺的幾秒內,趕緊在腦海裡搜索這幾個詞的直接意思以及蘊含的意義,還有跟今天主題有什麼關聯。

  “老師好。”盼兒九十度鞠躬向路乞教授問好。

  “同學,你好。”教授和藹親切的笑容讓盼兒一下子放鬆了不少。

  盼兒拿過話筒,望著臺下幾百號的同學,開始談論自己對詞語的理解。

  “首先,我覺得義務包含了應盡的責任,比如,九年義務教育,公民的義務權利,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以及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這都是法律規定和道德所要求的,”

  說完,教授帶頭鼓掌,“說得好!繼續。”

  陳曦在下面也為盼兒的講解感到高興,跟著教授一起鼓掌。

  受到鼓舞,盼兒信心倍增,“意識,首先是人的頭腦對於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應。分為廣義與狹義兩種,從廣義上來說,意識是賦予現實的心理上的總體,是個人直接經驗的主觀現象。狹義的意識概念,是指人們對外界和自身的察覺關注程度。”

  “嗯,分析得很好,我們在生活中,大多數情況下,一般的意識狀態,都停留在狹義的意識,我就是。”教授說完,聳聳肩,笑了笑。

  “我也是。”盼兒捫心自問,確實是這樣,既然教授都能承認,自己幹嘛不能呢?

  只有真正的意識到了,才能去想到怎麼去提升自己。

  盼兒後來又講解了意志與毅力的關聯,以及不能意氣處事……

  表達完了自己的理解,懸著的一顆心終於落地。

  “這位同學說得很好。”路乞教授帶頭鼓掌。

  然後又進行了一番自己講解,最後總結:“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這是一個開放性的話題。”

  盼兒自知肯定有不全面的地方,但是教授給予的是肯定、鼓勵與誇獎。

  這毫不吝嗇的誇獎,真的能讓人信心倍增。

  講座結束後,同學們紛紛走出教室,之前幫忙佔座的一位女同學看見盼兒,問陳曦:“她是你同學嗎?”